最新公告
  • 欢迎您光临范文专家站,一个优质的范文模板文案基地。欢迎加入VIP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公开课教学设计(精彩极了糟糕透了教学反思)

    正文概述    2024-09-05 18:20:01  

    (精选12篇)

    作为一名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精选12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

    教学目标:

    1、会读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描写的语句,体会作者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3、懂得成长的背后离不开父母长辈的关爱与帮助,学会正确对待赞赏和批评。

      教学重点:从父母两种不同的评价中体会都饱含着对巴迪的爱。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怎样逐步理解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包含的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反馈预习

    1、直接导入并解题: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第19课(齐读课题);看了这个题目后,你有什么疑问?

    2、反馈生字词

    3、课文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过渡语:那么,作者是怎样逐步理解了父母不同的评价出发点都是对自己的爱?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课文。

    二、朗读品悟体会感情

    「一」、童年故事部分

    默读。思考:

    当听到母亲和父亲不同的评价后,“我”的表现分别是怎样的?你体会到了什么?

    要求:用“—”划出听到母亲的评价后,我的表现的句子,并圈出关键词;

    用“﹏”划出听到父亲的评价后,我的表现的句子,并圈出关键词。

    1、汇报交流:听了母亲的评价后我的表现

    出示句子:我既腼腆又得意洋洋,点头告诉她诗确实是我写的。

    体会:腼腆、得意洋洋

    出示句子:“妈妈,爸爸什么时候回来?”我红着脸问道。我有点迫不及待,想立刻让父亲看看我写的诗。

    体会:迫不及待

    出示句子:整个下午我都怀着一种自豪感等待父亲回来。我用最漂亮的花体字把诗认认真真地重新誊写了一遍,还用彩色笔在它的周围描上一圈花边。将近七点钟的时候,我悄悄走进饭厅,满怀信心地把它放在餐桌父亲的位置上。

    体会:自豪感

    指导感情朗读:

    我用最漂亮的花体字把诗认认真真地重新誊写了一遍,还用彩色笔在它的周围描上一圈花边。将近七点钟的时候,我悄悄走进饭厅,满怀信心地把它放在餐桌父亲的位置上。

    小结

    过渡语:终于,父亲回来了,可是父亲的'评价却是(糟糕透了),我们来看看听了父亲的评价后,我是怎么表现的?

    2、汇报交流:听了父亲的评价后我的表现

    出示句子:

    我的眼睛湿润了,头也沉重得抬不起来。

    我再也受不了了。我冲出饭厅,跑进自己的房间,扑到床上失声痛哭起来。

    体会:伤心、痛苦、失望、受不了

    换词体会“再也受不了”:我走出饭厅,来到自己的房间,扒在床上失声痛哭起来。

    想象体会:巴迪当时会认为自己的父亲是一位怎样的父亲,用一个词来说说。

    指导感情朗读:带着种对父亲的不理解,带着这种无比悲伤的复杂的心情来读读这个句子吧。

    问题:面对同一首诗,母亲和父亲为什么会有截然不同的两种评价呢?

    学生:妈妈这样说是在鼓励巴迪,

    爸爸这样说是为了严格要求他

    教师:妈妈的鼓励也好,父亲的批评也罢,这都是出于对巴迪的(爱)!

    过渡语:可是当时,对于这些,巴迪是不理解的,那么后来当他慢慢长大后,是怎样认识这两种评价的呢?

    (二)、后来的认识部分

    读文,思考:后来对父母不同评价,巴迪是怎样认识的?

    要求:用“()”划出相关的句子来读一读,说一说自己的理解。

    汇报交流:长大后,不得不承认父亲的评价是对的,母亲一直在鼓励我。

    现在,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的幸运。

    理解这个句子:我有个慈祥的母亲,她总是鼓励我,给我灵感和创作的源泉。

    我还有个严厉的父亲,他时常提醒我:小心、注意、总结、提高,

    不走入歧途。

    这些年来,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他不被哪一股风刮倒。

    理解这个句子:在我的工作和生活中,我能正确地对待赞赏和批评,对于赞赏,不会因骄傲而不求上进;对于批评,不会因泄气而停止前进的脚步。

    三、反思文本,内化情感

    学了这篇文章,来谈谈:在生活中你应该怎样认识父母、长辈的赞赏和批评的呢?

    四、回归整体,总结全文

    1、总结

    2、再读课文,冷静的分析自己,完善自己,带着这种感情我们再来读读课文。

    口语交际父母之爱

    2

    【学习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糟糕、誊写、出版、慈祥、谨慎”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

    3、默读课文,把自己感兴趣或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和大家讨论。

    4、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悟作者对父母评价的理解,体会父母对子女的爱。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2、查阅作者美国作家巴德·舒尔伯格的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说出“糟糕”的反义词和“极”的近义词。

    2、导言:

    今天,我们要共同学习的这篇文章,题目就叫《“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读过带有这样有趣题目的文章吗?你猜猜课文所讲述的到底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呢?

    二、初步感知,理清层次

    1、以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将课文分为“童年的故事”和“后来的认识”两部分。读了课文,你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默读课文中遇到的问题。

    3、全班交流:

    ⑴朗读课文,重在校正字音和纠正读破的词。

    ⑵学生当场识记生字词。

    ⑶课文怎样分成“童年的故事”和“后来的认识”两部分。

    ⑷课文主要讲什么?

    三、品读文章,体会情感

    1、出示阅读提示,要求学生小组合作学习。阅读提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第1~14自然段,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画出来并读给同学听,想想从巴迪父母的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2、学生自由朗读、批划、交流,教师巡视参与学生活动。

    3、引导学生朗读感悟。

    4、点拨引导:

    (根据学生品读的句子自由调整。)

    ⑴语段一:

    “母亲一念完那首诗……再次拥抱了我。”

    引导:你从中体会到什么?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你能给同学们读一读吗?

    (齐读提示:注意母亲这时的表情,“眼睛发亮,兴奋地嚷着”。)

    导读:你还从母亲的哪些话中体会出母亲对巴迪的爱?

    ⑵语段二:

    引导理解母亲本来知道巴迪的诗写得并不怎样,但她觉得巴迪是个孩子,应该鼓励,这样巴迪才更有信心。

    ⑶语段三:

    “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父亲把诗放回原处。

    引导: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什么?其他同学有不同感受吗?

    导读:父亲还说了什么?找出来读一读。

    导读:父亲这句“糟糕透了”听起来好象对一个七八岁的巴迪来说很苛刻,但实际上这里包涵着父亲对儿子的爱,一种深沉的爱。你们还能从课文中哪些地方体会到父亲对巴迪的爱?

    ⑷语段四:

    他进了饭厅,目光被餐桌上的那首诗吸引住了。诗只有十行,可我觉得他读了很长的时间。

    四、布置作业,体会情感

    1、有情感朗读课文。

    2、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是否与小巴迪有一样的经历

    第二课时

    一、披文得意,自我感悟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巴迪的第一首诗引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那么,你们对这两种评价有什么看法?

    2、文中两种“评价”竟然引起了我们的不同评价:

    谁对谁非呢?老师建议大家再认真读一读课文中关于写母亲评价的句子。想一想,母亲这样评价的用意。

    3、对于母亲评价的语句,我们来读一读,加深体会,读出母亲的情感。

    4、母亲的评价是一种鼓励,是一种爱,那么对父亲的评价又该怎样看待呢?真像有些同学所说的那样“ 残酷无情”吗?父亲为什么这样评价?

    5、父亲的评价与母亲的评价有关系。那就是说,父亲的评价也是事出有因,他不想让巴迪走向极端,陷入自我陶醉中不能自拔。从根本上讲是出于父亲的一种责任心,对巴迪严格要求。现在我们分角色读1~14自然段,感受一下人物的不同心理,好吗?

    二、联系生活,加深体验

    1、文中父亲母亲的两种评价的真正目的,我们清楚了,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一件招来截然相反评价的事情吗?

    2、现在大家明白了这两种评价的好处,要是问你到底喜欢哪种评价,你能说出你的真实想法吗?要求说出自己的观点,并说一说理由。

    3、看来大家倾向于鼓励性的`评价,这不奇怪,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心理,这也许是大多数的共性。可是假如生活只有一种评价行吗?大家读一读16~17自然段,看一看你又获得了什么新的启示?读完后,小组交流一下。

    4、大家理解得真深刻,找到了巴迪成功的原因—正确理解父母的用意。

    三、反思文本,内化情感

    1、通过对这篇课文的理解和体会,让老师突然感觉到同学们一下长大了许多,成熟了不少。大家都想发表自己的见解,却没有得到机会,现在老师就给每个同学都有一吐为快的机会。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以《爱的启示》为题,写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可以写对课文的感想,也可以写自己在生活或学习中遇到的类似情境的新认识。

    2、互相交流所写短文,相互评议。

    3、小结:

    生活中有许多爱的不同表现形式,当我们遇到鼓励式爱的时候,应戒骄戒躁;当我们遇到严格要求的爱的时候,我们要正确地接受,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3

    【设计理念】

    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在学生、教师、文本、作者、生活等多维度的对话互动中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效整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在读悟过程中运用深究重点词、联系上下文、打比方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感情。

    2、感悟母亲的赞扬是一种宽宏的爱,父亲的批评是一种严格的爱。儿女体会父母的爱需要时间,需要经历。

    3、体悟文章的一些表达方法,进行有意识地积累。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父母的两种截然相反的评价中包含的都是对孩子的爱。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巴迪的成长离不开父母这两种爱的声音。

    【教学过程】

    一、感知文本,聚焦爱

    1、读题,体会“极”和“透”,读出对比语气。

    2、快速浏览课文,从课文中了解到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自己读不太懂?

    3、小结:

    同学们不懂的句子都集中在文章的最后二段。这二段写的是巴迪对父母的那两份爱的体会。所以我们要读懂它们,先要读懂父母对巴迪的爱。

    设计意图:题目入手,在对比体会读中引发孩子产生与文本对话的阅读期待。同时,利用阅读首次印象,整体感知课文,质疑问难,使孩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也为教师以学定教奠定基础。

    二、细读文本,感受爱

    1、请大家细细地读读课文1~15小节,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父母对巴迪的爱?用笔把它划下来。

    2、相机教学母亲的“精彩极了”:

    重点研究语句:

    ⑴ 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的,兴奋地嚷着:“巴迪,这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

    ① 直面文字:

    引导学生从母亲的语言、表情、语气以及二个感叹号中读懂母亲发自内心的鼓励和赞扬。

    ② 换位体验:

    听着母亲发自内心的真诚的赞扬,巴迪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请大家读读1~4小节中描写巴迪的句子,边读边记。)

    ③ 交流:

    同学们读得可真认真,读着读着,仿佛大家真成了巴迪。听了母亲真诚的赞扬后,巴迪,你在想什么呢?

    ⑵ 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回来。我实在等不及了。

    ① 用一个词形容巴迪此刻的心情。

    ② 朗读感受三个时间词递进的表达方式所带来的言语表达效果。

    3、教学父亲的“糟糕透了”:

    ⑴ 过渡:

    同学们,一句“精彩极了”,折射出的是母亲慈祥、宽宏的爱。这份爱使巴迪充满了自信和力量。可是,父亲的“糟糕透了”,怎么也是出于对巴迪的爱呢?

    ⑵ 细读文本5~14小节,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

    ⑶ 交流:

    同学们,如果你是巴迪,当你满怀期待地想得到父亲的赞赏,可左等右等等来的却是父亲“糟糕透了”的批评和指责,你有什么感受呢?

    ⑷ 小结:

    父亲的一句“糟糕透了”,看似无情,实际上是父亲的一种警告、提醒和鞭策。

    设计意图:在读划品评、想象朗读、换位体验中,引领孩子走进文本,揣摩文本语言,于不断地对话交流过程中,领悟父母对巴迪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所包含的爱。同时,体会文本中三个时间词递进运用的言语表达特色。

    三、说写体会,感悟爱

    1、过渡:

    就这样,在父母这两种爱的教育下,巴迪成了一位有名的作家。

    2、补充巴迪简介:

    巴德·舒尔伯格,本杰明舒尔伯格之子,1914年3月27日生于纽约。他是美国著名的畅销书作家。所出版的作品有《在滨水区》、《码头风云》、《什么使萨米逃走》、《醒着的梦》、《聪明的糊涂和糊涂的聪明》、《我喜欢这个不讨人喜欢的人》等。

    3、引:同学们,回顾巴迪写第一首糟糕的小诗,到开始学习进行修改以至最终成为一名著名的作家。在这成长过程中,光有母亲的热情鼓励行吗,那光有父亲的严厉的警告,行吗?

    4、小组讨论:

    读读最后几节,结合巴迪的成长历程来说一说理由。

    5、配乐朗读最后二小节。

    6、读到这儿,你们对爱有了什么新的认识吗?动笔写一写吧,就写在课文纸后面,可以结合课文内容,也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可以是一段话,也可以是一、二句话。

    设计意图:简介生平,从另一个侧面验证这两种爱在巴迪成长、成名过程中所起到的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使下面的小组讨论埋下伏笔,难点的突破自然水到渠成。而最后的融情表达,则是对学生情感的一次提炼和升华,由体会巴迪对父母爱的认识上升为对爱这一美好情感的领悟。

    四、课后作业,重积累

    1、摘抄和背诵自己喜欢的词句和段落。

    2、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并把自己的感受写在日记中。

    设计意图:一改被动单一的作业形式,强调读、写与表达的有机联系,使孩子们扎扎实实地“读”,本本分分地“写”,高高兴兴地“表达”。

    4

    学习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运用学过的一些方法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感悟父母两种不同的评价都是源于对作者的爱。

    4、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说父母两种不同的评价包含的都是爱。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巴迪的成长过程中两种爱的用心良苦。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进行预习,读通课文。

    教学过程:

    师:现在我们来学习19课

    生:“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师:板书课题“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生齐读: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师:从课题读懂了什么?

    生:“糟糕”和“精彩”是反义词。“极”和“透”是近义词,是达到顶点的意思。

    师:能用“精彩”和“糟糕”各说一句话吗?指名说说。

    师:还了解到了什么?

    生:我了解了题目为什么要打引号,是引用父母评价说的话。

    生:“精彩极了”是妈妈对巴迪的诗的评价,“糟糕透了”是爸爸对 巴迪的诗的评价。

    师:课题是引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做题目,所以用“和”字连起来。看来同学们都预习很认真。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请看屏幕,带着这两个问题自由读课文。

    一.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出示】:问題: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标出自然段序号,把不理解的语句画出来,与大家讨论。

    生自由读课文。

    【出示生字】:糟糕 兴奋 誊写 歧途 启迪 搂住 公司 位置 自豪 奇妙 腼腆﹙miǎn tiǎn ﹚

    检查预习情况:哪些生字需要大家提个醒?指名说说:师强调:“兴”的多音字:xīng xìng;“誊”和“誉”;“毫”和“豪”是形近字注意区别;“腼腆”的读音(miǎn tiǎn)等。

    二.再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

    师:同学们生字都学得很好,我们看看文中讲了一件什么事?

    【出示】:1.文中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按怎样的顺序记叙的?

    师:生再读课文。师巡视指导。

    师:谁能来说说文中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我知道了课文主要讲了巴迪在八岁时写了一首诗,妈妈的评价是 “精彩极了”,爸爸的评价是“糟糕透了”,长大后巴迪才明白这都是 出自于对他的爱。

    师:说得不错,通过预习你知道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生:通过预习我知道课文的顺序。

    师:说得真好,这篇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生:时间顺序,文中有出现“七八岁、几年后、这些年来”这些词。

    三.品读课文,读中感悟:快速浏览全文

    师:明确学习要求,从文中找答案。

    【出示】:精读童年的故事这部分内容。

    1.默读课文。读一读,想一想。当“我”写了第一首诗后,母亲是怎样评价的?“我”的表现怎么样?

    2.父亲的评价又是怎样的?“我”有什么样的反应呢?

    3.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画出表现父母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

    师:(巡视指导)没读完的可以继续读。

    生读:【出示】:母亲的评价是:“巴迪,这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

    生:我从这句话体会到了母亲十分爱巴迪。她看到巴迪会写诗了,很高兴又非常惊喜。

    师:应该怎样读这句话?注意抓住哪个词来读?(兴奋、嚷,还应该注意标点符号进行朗读)。指读。谁再来试试?(评价:还不够或有点像妈妈)。师范读,读出兴奋、赞扬的语气。(女生读)。

    这时候巴迪得到了母亲的表扬心里充满了自豪,他如何表现的呢?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来。

    生答:【出示】:“我既腼腆又得意扬扬,点头告诉她这首诗确实是我写的。” “我有点迫不及待,想立刻让父亲看看我写的诗。”

    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

    师:(读出得意的语气)指名读,第三句语气逐渐加强,读出那种急切的语气来。师评价(很投入)。理解词语:得意扬扬、迫不及待。从“得意扬扬”这个词可以看出他感到很满足,有点骄傲。之后,他又是这么做呢?

    生读句子:【出示】:“整个下午我都怀着一种自豪感 等待父亲回来。我用最漂亮的花体字把诗认认真真地重新誊写了一遍,还用彩色笔在它的周围描上了一圈花边。将近七点钟的时候,我悄悄地走近饭厅,满怀信心地把它放在餐桌父亲的位置上。”

    师:受到妈妈表扬的巴迪,希望爸爸能快点回来,也能得到爸爸的表扬。他等啊等!快到八点了,父亲终于回来了,他心里矛盾极了,把头埋得低低的,害怕听到父亲的评价。万万料想不到,父亲的评价居然是:

    生:【出示】“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父亲把诗扔回原处。

    师:(指导朗读这句话。)这个巴迪来了当头一棒,满怀的信心顿时成了泡影,而且父母也因为这首诗争吵起来了。我再也受不了了,父亲一点也不留情面,巴迪做出什么反应呢?

    生:巴迪再也受不了了。

    师:是啊!谁再来读读这一段话,指读(你读。)

    【出示】:生读:我再也受不了了。我冲出饭厅,跑进自己的房间,扑到床上失声痛哭起来。饭厅里,父母还在为那首诗争吵着。

    师:读完这句话有收获吗?

    生:这句话中的动词用的很准确。我从这里体会到巴迪还不知道父亲很爱他,他心里十分难过,觉得父亲在责怪他。

    师:是爸爸不爱他吗?

    生:不是爸爸不爱巴迪,是因为巴迪已经得到妈妈的表扬了,如果爸爸再表扬他会很骄傲,父亲是不想让他太骄傲,所以批评了他。(板书:批评)还从文中【出示】“诗只有十行,可我觉得他读了几个小时。”如果爸爸不爱他,他可以随便看了一下就可以。(多让几个同学说说自己的看法。)

    师:「你的理解能力很强。」母亲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目的是为了?

    生:目的是为了鼓励巴迪。

    师:从文中哪个句子体现呢?

    【出示】:生读:“这不是在你的公司里。巴迪还是个孩子,这是他写的第一首诗,他需要鼓励。”(板书:鼓励)

    生:他需要鼓励。我从这句话体会到母亲非常爱他,母亲希望给他力量,让他坚持写作。

    师:(理解很深刻)巴迪满怀信心希望父亲也能得到爸爸的表扬,可是结果与巴迪的期望恰恰相反,而且父母亲为了这首诗争吵起来,这时巴迪理解吗?

    生:不理解!

    师:巴迪毕竟年纪还小。这段对话描写得很好,谁来当一回爸爸、妈妈?谁来当巴迪?老师当旁白。一起来朗读这段对话。从“这是什么?……父母还在为那首诗争吵着”

    师:同学们想一想巴迪的父母亲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评价?

    生:如果爸爸妈妈的评价都很糟糕,他就会泄气。也许他从此就不再写作了。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感受?(可以联系实际说说。)

    生:巴迪是个非常幸福的孩子,爸爸妈妈都十分爱她。

    生:爸爸妈妈虽然对他评价截然不同,甚至是天壤之别,但都是对巴 迪的爱。

    师:评价尽管不一样,但都是对巴迪的爱。让我们细细地读课文,可 以想一想,可以有感情的读读,还可以在你感受最深的`地方画一画,和同学说一说。

    生精读课文。

    师:同学们学得非常认真,我想你们一定有收获了。现在和老师一起感受文中父母对他不同的评价都是对他的爱。记得七八岁的时候……

    生a:我写了第一首诗,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地,兴奋的嚷着……这句话是写母亲的神态、语言。从“眼睛亮亮地,兴奋的嚷着”可以看出来。

    师:说得很好。

    师:刚才同学们说的都描写了人物的什么?

    生:语言、动作、神态。

    师:真好!以后描写人物学会从这几方面入手。通过这些句子的学习,我们感受到当他听到爸爸对他说“糟糕透了”妈妈对他说“精彩极了”都是出于对他的爱。现在我们一起来感受本节课的内容。老师读开头语,同学们接着读。

    师读:记得七八岁的时候……

    指名读:我写了第一首诗……她高兴得再次拥抱了我。

    师:听了母亲的表扬之后,整个下午我都怀着……

    指名读:我用漂亮的花体字……父亲的位置上。

    师:等啊等啊,快到八点的时候,父亲终于回来了,这时候我多么希望听到父亲的表扬啊!心里特别紧张——

    指名读:我把头埋得低低的。诗只有十行……几个小时。

    师:爸爸看完了诗,他对诗的评价是

    生读: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

    师:这时候我的眼睛——

    生:湿润了……抬不起来。

    师:父母为了我的诗争吵起来,我再也受不了了——

    齐读。我再也受不了了……争吵着。

    师:同学们!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要学会正确对待不同的爱。下节课让我们继续感受文中爱的不同的方式。

    作业布置:

    1.抄写文中生字,词语。

    2.为什么面对“我”童年写的一首诗父亲和母亲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书写“糟糕、誊写”等词语;理解“一如既往、得意扬扬”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父亲和母亲对巴迪的诗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

    3、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的语句,体会作者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感受爱的不同方式。

    教学重点:体会父母不同的评价及带给“我”不同的心境。

    教学难点:理解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抓住两个关键词,直接导入

    1、师:今天我们来学习:19课“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板书课题、齐读)

    2、师:读了课题,结合课前预习,说说你从题目上发现了什么?

    二、初读感知,理清层次,梳理字词

    1、师: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师:在刚才自读课文中,你读准这些词语了吗?(出示词语,指名认读,再齐读)

    3、理解、质疑词语意思

    4、书写生字

    5、检查初读情况

    (1)跟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指名学生回答。

    6、师小结:巴迪七八岁的时候写了一首诗,那是他写的第一首诗,母亲的评价是 ,父亲的评价是 。

    7、引导分段:(1)课文仅仅是写巴迪小时候的这件事吗?

    (2)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按照时间的顺序,你觉得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到哪?(1-14自然段)——哪个词提醒了你。(几年后)

    过渡: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跟着巴迪回到七八岁的时光里。

    三、品读“童年”部分,体会父母的不同评价

    1、请大家默读1——14自然段,找一找巴迪写了一首诗,母亲和父亲有什么不同的反应

    2、品读母亲句

    谁来说说母亲是怎样评价巴迪这首诗的?(指名学生回答)

    (1)同学们,大家自己去读读这句话,你觉得母亲此时的心情可以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引导个性朗读

    高兴——是呀,高兴极了,请你带上微笑来读读

    兴奋——兴奋不已呀,你来试试

    激动——激动万分,激动的时候连说话的声调都会高八度呢,读读试试

    (2)小结,引导朗读:此时的母亲高兴,从表情看出来了;母亲惊喜,从语言表现出来了;母亲激动,更表现在她的一举一动。确实如此,母亲身上的每个细胞都是开心无比的,一起来读读。(大家齐读)

    D:母亲雨点般的赞扬会使小小年纪的巴迪有什么变化呢?

    同学们可以到课文中找出句子来说,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表达

    重点引导联系上下文理解“誊写”

    “誊写”:你理解誊写的意思吗?——只有工工整整地、认认真真地整理、抄写,那才叫誊写。

    (4)小结:母亲的赞扬如雨点般落在我身上,使得小小年纪的巴迪既腼腆又得意洋洋,既自豪又信心满怀,怀着这样的心情,巴迪在等待着父亲的回来。

    3、出示句子

    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我实在等不及了。

    (1)师范读,问:同学们你们发现这段话的标点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2)简简单单23个字,却整整用了5个句号,从中你读懂了什么?

    (3)指名学生回答 (连续三个,表示时间的词语中间用句号隔开,说明巴迪经过了漫长的等待,他几乎一分一秒的数着时间渡过这一段时间的,他希望父亲能像母亲一样赞扬他。)

    过渡:巴迪既焦急又甜蜜地等待着,想象着父亲会比母亲更加赞赏他,想像着雨点般的赞扬又会再次落到他身上。可是父亲回来了,他的评价是什么?

    4、品读父亲句

    (1)“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 父亲把诗扔回原处。

    如果你就是巴迪的父亲,你会怎么来说这句话?

    (2)父亲把诗扔回原处,在这里,“扔”是一个怎样的动作?指名学生做动作

    (3)我们看完一样东西一般的动作是什么?(轻轻放下)为什么这里要用扔?(父亲实事求是的认为,巴迪写的这首诗并不怎么样)

    小结:是呀,一个动作传递一种态度,一种感情。

    (4)父亲这一扔,扔掉了什么?

    从表面看——扔掉的是这张写有巴迪诗的纸

    透过现象看本质,把巴迪的( )扔掉了。(自信、快乐、得意洋洋、骄傲的心态。)

    (5)此时,你觉得父亲的批评像什么?

    (6)小结:父亲的批评像 ,又像 ,还像 ……这多么令人难以接受呀,齐读句子“我再也受不了了……失声痛哭起来。”

    4、巴迪就这样气走了,可是在饭厅里,父母还在为那首诗争吵着,母亲说 ,父亲说 ,母亲说 ,父亲说 ,真是太神奇了,同一首诗,两个人有完全不同的评价,同学们,你认为巴迪的诗写得怎么样?

    四、分层探究,读中感悟

    小小年纪的巴迪面对母亲“精彩极了”这样的评价满心欢喜,而面对父亲“糟糕透了”这样实事求是的评价却无法理解、接受。这也难怪,那时候的巴迪只有七、八岁呢!同学们,长大后的巴迪成了美国大名鼎鼎的`作家。他又会怎样来理解父母“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样的评价呢?。

    第二课时

    1.成年后的认识:

    (1)自读自悟,小组合作:成年以后,作者也成了一名著名作家,对这件事又有什么新的认识?默读课文,画出最能表达作者新认识的语句,多读几遍,再想一想,把自己的感受与同学交流,也可以用提问题的形式,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或不懂的问题,先自己思考,再在小组内讨论。

    (2)全班讨论,适时指导。教师要适时对下面的重点语句给予点拨:

    句1:我越来越认识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小心、注意、总结、提高。”

    指导:结合问题指导:成年后作者越来越认识到儿时是‘多么幸运’”,这是为什么?要让学生明白“母亲的力量”是指赞赏的激励作用;“警告的力量”,是指批评的伤害或警示作用。作者小时的幸运是既有赞扬的激励,又有批评的警醒。在理解句子意思以后,要让学生多读几遍,在朗读中加深感受。

    句2:这些年来,……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

    指导:“两股风”,指赞扬的力量和批评的力量;“生活的小船”,指“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句义的理解可联系句1理解,要让学生理解到,来自母亲的赞赏,激励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来自父亲的批评,提醒自己不要在人生的道路上走错路。

    句3:我从心底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指导:结合问题指导:为什么说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联系句1和句2指导,即联系赞扬的作用和批评的作用指导。

    在理解句2和句3的意思后,要把最后两个自然段的话连起来读。应腾出较充分的时间让学生熟读成诵。

    总结课文,表达感受

    1.质疑:学习课文中还有哪些自己感兴趣的或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大家讨论讨论。

    2.总结:

    (1)想一想父亲和母亲对巴迪的诗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

    (2)学完全文,你有什么感受。

    3.联系实际,体会情感:以“父母关心我成长”,说说对父母对自己的爱的感受,既要把事情说明白,又要说出自己内心感受。先在小组说,再推荐说得最好的在班上说。

    内化情感,课后延伸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

    2.以“父母关心我成长”为内容,写一写

    6

    教学目标:

    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父亲和母亲对巴迪的诗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

    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的语句,体会作者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进行预习,读通课文,收集作者资料。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1、上课之前,老师想和同学们交流一下:同学们,在你的周围生活着许多你熟悉的人,比如同学、老师、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在这些人中你感觉谁最爱你?为什么?

    2、听的出同学们都很幸福!因为你们有妈妈的呵护,爸爸的疼爱,老师的关心、同学的友谊,我们所有的同学都在充满爱的环境里幸福地茁壮成长着。

    (休息,准备上课)

    一、导入新课。

    1、师谈话:

    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本组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父爱迸发出了巨大的力量;在日常的生活中,母爱又是那样的深沉。今天让让我们一起走入美国作家巴德 舒尔伯格的文章——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看看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又能够感受到怎样的爱呢?

    2。齐读课题。

    3。发现了吗,这个课题与以往学的课题有什么不同吗?

    (着重引导学生理解:课题中是引用的人物的语言,所以有引号)

    4。带着我们的理解,一起再来读一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说说:通过预习与读书,你都知道了什么?

    2、总结过渡:正像同学们交流的这样,同一首诗巴迪的父母作出了截然相反的评价。

    三、指导深入理解课文,指导学生感情朗读。

    1、师:下面请同学们小声读读课文的1——14自然段,试着把母亲和父亲对这首诗评价的具体语句找出来。

    2、交流。

    指学生起来读出母亲评价的句子,指导朗读。

    学生读一读有关母亲评价的句子。

    肯定学生的回答!你说的真棒!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这样一段话,看看从中,我们都能够读懂些什么呢?

    学生自己读,边读边想

    交流(引导学生抓住动作、神态来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师总结:“精彩极了!”对于我写的第一首诗,母亲竟然给予了这么高的评价。谁能够模仿母亲的动作和神态再现一下当时的情境。(指名读——评议,通过读书,你有什么感受?)

    拓展想象,说话训练:听了母亲的评价,巴迪的反应如何,(板书:腼腆又得意)如果你是此时的巴迪,你都会想些什么呢?(激动、骄傲、感觉良好、迫不及待的等,等父亲的表扬、我太棒了,我要继续创作……)

    母亲的鼓励给了我自信,给了我力量,给了我勇气。带着我们的体会,一起再来读一读这段话。(学生齐读课文)

    母亲还是怎么样评价这首诗的呢?还有不同的地方吗?(简单的找一找即可,不再重点指导)

    总结过渡:慈爱的母亲,一遍又一遍的鼓励我,肯定了我的成绩!我得意极了!那么,父亲又是怎么样评价这首诗的呢?

    指导交流有关父亲对自己评价的句子:

    学生读文,找到有关的句子。

    巴迪的父亲是怎样说这两句话的?(非常生气 非常严厉)你能够体会着读一读这两句话吗?

    指导学生体会朗读——评议:读的怎么样?再来试一试,好吗?

    听了爸爸的评价,巴迪的反应是什么?(板书:失声痛哭)

    幼小的巴迪,此时还不能理解父亲的做法,更读不懂父亲的心。那么你们知道爸爸为什么要这样对待巴迪?这样严厉的批评他吗?请同学们默读前面的课文,画出有关的句子。

    谁愿意结合自己画出的.句子,谈一谈自己的理解。

    通过交流,我们知道,正是由于父亲严厉的警告(板书:警告),这些实事求是的评价,我才能不骄傲自满,脚踏实地的搞文学创作。能够把父亲当时的真实的想法读出来吗?谁愿意再来试一试——一起体会着来读一读。

    3、引导质疑:

    (1)师:(指板书)同样是一首诗,两种不同的评价,带给巴迪完全不同的两种感受,强烈的反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学贵有疑,读到这里,你有什么疑问吗?

    (2)引导学生自主质疑:父亲和母亲对巴迪的诗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呢?

    (3)学生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

    (4)指名汇报:

    理解到三个不同的方面:父亲和母亲站的角度不同……父亲的工作性质,使得父亲看到这样幼稚的诗觉得是糟糕透了……因为他们的出发点不一样,母亲是想给我自信,父亲是想让我不再骄傲……

    三、理解“成年认识部分”

    过渡:伴随着“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评价,巴迪一天天长大了,他对父母的评价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呢?

    1、请同学们默读16、17两个自然段,画出含义深刻的句子,读一读,并且把自己的理解写在旁边。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第一处: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小心,注意,总结,提高。

    (1)、指名读,说理解

    (2)、谁还有补充 —————能够结合前面的课文,谈一谈自己的理解吗?母亲的评价——一如既往的进行创作;父亲的评价——不断地进行修改。

    (3)总结:因为有了父母给予巴迪不同的评价,巴迪才在创作的旅程中,找到了前进的方向,最终才能够成为美国著名的剧作家。看投影:巴迪简介。

    (4)师生合作读。让我们一块感受着幸运的巴迪对父母的感激之情来读一读课文吧!

    第二处句子: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那就是爱

    (1)学生交流

    (2)巴迪终于理解了自己的父母,也感受到了父母对自己的爱。谁来读一读。(指名读一读句子)

    (3)巴迪现在深深地感受到自己能够成为著名的作家,离不开母亲的鼓励,更离不开父亲的警告。于是他发自内心的说出了这样一句话。

    学生齐读课文。

    (4)巴迪把这样一句话送给了自己的父母,因为他懂得爱了。联系实际说一说:你父母对你的爱是什么样的?你能够理解吗?

    (5)其实,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又何尝不是在父母的关爱下成长的呢?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特别是父爱、母爱这样的骨肉亲情更是伟大无私。我们是父母唯一的希望,是父母任劳任愿的原因,是父母含辛茹苦的动力。可怜天下父母心,让我们也一起把这句话送给我们的父母吧?

    (6)学生齐读句子。

    (7)师:精彩极了是爱,糟糕透了也是爱。对给过你爱的父母,除了这句话,你还想对他们说什么?(放音乐)

    四、总结

    1、读过这篇课文,老师有非常多的体会与感受。写了一首小诗送给同学们。放课件;……

    2、你们能不能学着老师的样子,把你们的体会、感受也用格言、小诗或其他形式写下来呢?当然也可以摘录文中你认为最精彩的语句,写在书签上。(学生写书签)

    3、学生朗读书签的内容。

    4、下课后,我们可以把他送给朋友、父母或留给自己,做纪念,好吗?

    5、好书推荐:推荐一本书《爱的教育》相信你读了之后会对爱有更深刻的感受,祝同学们在爱中成长。

    7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反复的诵读中,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逐步感悟母亲和父亲两种不同表现形式的爱,并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

    试用期报告总结通用

    “糟糕透了” 对“精彩极了”和两种完全不同评价的理解。

    【教学准备】

    房地产买卖合同自行交易版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欣赏歌曲《爱的奉献》:

    师:这是一首大家都很熟悉的歌,是呀,“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你认为这个“爱”都包含了什么样的爱?

    你认为那些表现才是父母对子女的爱?

    2、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相信大家一定会进一步理解爱的真谛。

    二、仔细品读,读中体会情感

    1、学习“童年故事”这部分内容:

    ⑴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都了解了些什么?

    ⑵ 让学生自己读一读“童年故事”这部分的内容,并勾画出感受最深的语句,想一想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⑶ 全班交流,各抒己见:

    学情预测:

    教师适时点拨。

    生1:读了第一自然段,我体会到母亲很兴奋。

    师:你体会得多好,能不能把你的经验向同学们介绍一下,是怎么体会到母亲的兴奋?

    (从“眼睛发亮、兴奋地嚷、赞扬、拥抱”体会到的。)

    师:原来你是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的,你能不能学着母亲的语气,兴奋地嚷着──

    (生有感情地朗读。)

    引导:要知道,当时“我”才几岁?──是啊!七八岁就能写诗,多了不起啊,作为一个母亲,看到自己的儿子七八岁就能写诗,该是何等地兴奋和激动呢?

    小结:

    这一段短短几句话,通过母亲的神态、语言、动作,把母亲看到“我”写了第一首诗的那种兴奋、欣喜和自豪表现得淋漓尽致。全班同学齐读一遍,读出母亲的那种兴奋和自豪。

    生2:“我”的心情是既腼腆又得意洋洋。

    师:“腼腆”是什么意思?生活中,你有过这样的感受吗?

    (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回答。)

    师:能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来体会,你对课文的理解会更透彻。生活中,大家肯定有过被人赞扬的时候,所以,这种既腼腆又得意洋洋的感受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

    ⑷ 分角色朗读父母亲的对话,感受一下人物的不同心理好吗?

    设计意图:品词析句、分角色朗读、联系生活经验,将无声的语言转化为声情并茂的有声语言,将枯燥的文字变成立体的形象,将文章的情趣和学生的感悟融为一体,使朗读变成一种享受,一遍又一遍地体会亲切、动情。

    2、学习“长大认识”这部分内容:

    ⑴ 文中父亲母亲的两种评价的真正目的我们都清楚了,生活中你遇到过为一件事,就招来截然相反评价的情况吗?

    ⑵ 现在大家明白了这两种评价的好处,要是问你到底喜欢那种评价,你能说出你的真实想法吗?

    ⑶ 看来大家都倾向于鼓励性的评价,这不奇怪,老师也和你们一样,也有这样的想法,这也许是大多数人的共性吧!可是,假如生活中只有一种评价行吗?大家读一读“长大的认识”这一部分。读完后,有疑难的问题提出来在小组里讨论交流,能解决的小组里自行解决,解决不了的.小组长作好记录,提出来全班同学一起探讨。

    学情预测:

    估计学生提出的主要问题有:

    ① 长大后,作者为什么体会到自己当初是多么幸运?

    ② 单凭母亲的这种爱,为什么会把人引入歧途?

    ③ 为什么说“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⑷ 自由读书,小组讨论。

    ⑸ 交流汇报,互相启发。

    ⑹ 大声朗读最后一段,进一步深化阅读感受。

    设计意图:读议结合,畅所欲言,教师辅以适当的点拨,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丰富了学生的认识,激发了学生爱的情感。

    三、升华认识,写出感想

    师:通过这篇课文的理解和体会,让我一下子觉得同学们突然间长大了许多,懂得了不少新的道理,也成熟了不少。相信还有很多同学想发表自己的见解,却没有得到机会,现在老师就给每个同学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课件出示小小赠言板)赠言板上有我学完这课后的一点感想,抛砖引玉,愿与同学们共勉。

    大家也可以把自己学完这课后的点滴感受,通过只言片语记载下来,相信大家会写得更精彩。

    设计意图: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鼓励学生用个性化的语言发表自己的见解,互相启发,取长补短,把语文学习和学生生活经验及情感体验沟通起来,做到既学语文又学做人。

    四、总结拓展,推荐书目

    师:是啊,美国作家巴德·舒尔伯格是幸运的,因为他既有一个严厉的父亲,又有一个慈祥的母亲。其实在古今中外的许多作品中都闪烁着许多这样爱的光芒,今天老师想给大家推荐其中的三篇,有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去细细地品味。

    设计意图:课文内容的延伸,再次激活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8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父亲和母亲对巴迪所作的诗的不同评价。

    2、通过小组讨论和自主探究,体会课文中所运用的表达方式。

    3、理解父母和母亲对巴迪所作的诗的不同评价,体会父母以不同的方式关爱自己。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讨论,体会课文中所运用的表达方式。

    难点:通过文章理解父母以不同的方式关爱自己,并联系实际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教学方法

    批注式阅读法、朗读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谈话导入:同学们,当你做好一件事、做成功一件事情时,你希望得到父母怎样的评价?(夸奖、赞扬……)

    如果父母对你的评价截然不同,你会有怎么样的表现呢?(伤心、难过、不理解……)。

    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每个著名作家巴德·舒尔伯在小时候遇到这种情况,他有什么样的表现呢?(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观察题目,你们有什么样的发现?

    明确:“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一对反义词。

    有双引号。这是直接引用课文中的评价。“精彩极了”是母亲说的,“糟糕透了”是父亲说的。

    2、通过课前预习,大家已经初步了解了课文,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思考问题: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情?

    明确:巴迪童年时写了一首诗,父母对他的诗产生了两种不同的评价。

    母亲:“精彩极了”,父亲:“糟糕透了”,这两种评价是截然不同的,在母亲的评价中获得了鼓励,在父亲的评价中获得了指导,最终巴迪成为了作家,也懂得了父母两种不同方式的爱。

    (三)深入研读,重点感悟

    1、学习第1自然段,指名读,读出感情。

    思考问题:母亲是如何评价“我”的诗的?具体体现在什么地方?

    明确:语言,“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

    动作:“她搂住了我”“她再次拥抱了我”。

    神态:“眼睛亮亮地、兴奋地嚷着”。

    2、再次朗读母亲评价的语言、动作部分,读出感情。

    问题:从这些描写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明确:感受到了母亲的开心,因为自己的孩子在七八岁就会写诗了,她特别自豪,从中也感受到了,母亲对我的鼓励。

    3、听了妈妈的赞美,我是什么表现?

    我既腼腆又得意洋洋。而且期待着父亲的回来。

    4、指名读,找找父亲是如何评价的?

    明确:语言,“对不起,我自己会判断的`……”“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

    动作:“父亲把诗扔回原处”。

    神态:“他进了饭厅,目光被餐桌上的那首诗吸引了。”

    5、从这里可以看出父亲是什么样的人?

    明确:父亲对儿子非常严格,态度是严厉的。也能体现父爱的深沉,母亲对“我”高度赞扬,父亲为了让我不要骄傲,所以对我严格的评价。

    6、小组讨论:“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向我吹来,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他不被哪一股风刮倒。”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明确:母亲鼓励的爱和父亲批评的爱在我成长过程中一直监督着我,这是作者对父母的爱的理解和接纳。

    (四)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想一想你所感受到的母爱和父爱是什么样的?

    (五)小结作业

    学生谈收获,教师总结。

    作业:回忆与父母之间发生的事情,运用神态、语言和动作描写手法,写一写。

    五、教学反思

    课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是作者回忆小时候的事情,围绕父母不同方式的爱展开,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教学中,主要引导学生抓住文中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来揣摩文章内容,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由于文章简明易懂,所以在教学中学生很容易理解,我会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并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学生能够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分析,教学效果总体不错。

    9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

    2、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的语句,体会作者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3、学会正确对待别人的评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两幅图画,让学生进行评价,有感情地读“精彩极了”、“糟糕透了”。

    2、你在这两句话中发现了什么?

    3、这两句截然相反的评价怎么会同时出现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大声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三、深入课文,感受爱意

    对于父母不同的评价,我是怎样看待这样的呢?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

    1、出示句子:

    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

    找出这份幸运,用文中的一句话来表示。

    (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2、讨论:

    为什么说“精彩极了”这个断言的出发点是爱?

    3、讨论:

    为什么说“糟糕透了”这个断言的出发点是爱?

    4、从“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中的.“越来越”体会“我”理解的过程。

    联系作者的简介体会“我谨慎地把握住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

    5、深化爱,朗读最后一句话。

    四、课外延伸,表达爱意

    写下你最想说的话,表达自己对身边人的爱。

    10

    一、设计理念:

    1、《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为此,我们应当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阶段取向”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基本理念之一。本设计通过朗读引导,鼓励学生在自读感悟和自主探究中,领悟文章内容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师不是在“教”学生,而是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起探讨,一起感悟。教学过程是平等的对话,是自由的讨论,是民主的交流。

    二、教学方法:“质疑探究法、合作讨论法”,指导学生朗读从而感悟父母对作者的爱。

    三、教学目的: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对父母评价的理解。

    四、教学重点、难点:作者以父母对诗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中感悟到父母对他的爱!

    五、教学过程:

    (一)巧用课题,导入新课

    师:在美国有一个叫巴迪的'小男孩,他七八岁的时候写了第一首诗,可父母对诗的评价却截然不同,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这篇文章的课题与我们以前学过的文章的课题有什么不同?生:这篇文章的课题包含了一对反义词和一对近义词,“精彩”与“糟糕”是一对反义词,“极” 与“透”是一对近义词。生:课题加了引号。师:这两句截然不同的语言到底是谁说的?为什么用它们作课题?(激起读者破解的欲望)

    (二)自主读书,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在自读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可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初步交流读文本后的收获。

    (三)细读感悟,合作探究

    1、出示思考题:父母对巴迪写的第一首诗评价如何?

    巴迪有什么反应?(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体会母亲当时那种兴奋的心情以及作者受到母亲赞扬后沾沾自喜的心情。要求学生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在巴迪听到父亲对诗“糟糕透了”的评价时,痛苦的心情。)

    2、引导学生质疑:此时你们心中有什么疑问?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父母对诗的评价为什么截然不同?(同学四人一组展开讨论,最后全班同学交流)(重视阅读主体〈学生〉对客体〈文本〉的不同的认识和感受,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阅读)

    3、几年后,巴迪对自己的第一首诗又评价如何呢?(学生通过阅读文本,找出问题的答案,用笔画下来。)

    4、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讨论交流课后的两个问题。

    a、作者为什么说“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b、作者成年后,为什么越来越体会到儿时是多么幸运!这是为什么?

    (通过老师范读,学生朗读,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悟出“精彩极了”是母亲慈祥的爱,鼓励式的爱;“糟糕透了”是父亲严厉的爱,严格要求的爱,作者既拥有母亲慈祥的爱,又拥有父亲严厉的爱,严格要求的爱)

    5、同学之间再次展开辩论:如果在作者的生活中,光拥有母亲慈祥的爱,巴迪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能有所作为吗?反之,如果他只拥有父亲严厉的爱,巴迪能成为一位高产作家吗?

    (四)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父母师长对你有过哪些印象深刻的鼓励或批评,在自己身上各起了怎样的作用?

    (五)找出文中让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读一读、背一背。

    (六)总结全文,使文章的情感进一步得到升华。

    (本文讲的是作者童年时父亲和母亲对他的作品截然不同的评价,这两种评价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者从这两种评价中感悟到父母对他的爱。)

    11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运用学过的一些方法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

    3.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感悟父母两种不同的评价都是源于对作者的爱的深意。

    教学重难点:

    学会生字词,体会文中通过抓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预习,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出示板书。

    师:同学们,在平日的生活中我们都会得到别人的评价,那你喜欢什么样的评价?

    生汇报

    2、你听到过“精彩极了”,“糟糕透了”这样的评价吗?

    3、这是一个七岁男孩在作了一首小诗后,父母对他的不同评价。为什么父母会给出这样截然相反的评价?(齐读课题)

    二、初读识字,了解大意:

    1、生自读课文。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公开课

    2.查读字音,交流预习情况。

    (1)课件出示生词:兴奋、誊写、皱眉头、谨慎、歧途、出版、腼腆。指名读,并强调“兴”的读音。

    (3)同伴互查

    3、汇报主要内容:

    (1)从课文的主要内容、叙述顺序、解题等方面交流自己的预习情况。

    (2)用一句话谈谈你读完这个故事后,有什么样的感受。

    (学生可能会觉得巴迪有个慈爱的母亲,也可能会感觉巴迪的父亲太严厉。因为课文的后两个自然段有对文章中心的概括,所以学生最有可能说的就是爸爸和妈妈对巴迪的评价虽然不同,但都是对他的爱。)

    三、品味文章,感悟学习:

    1、带着“为什么说爸爸妈妈对巴迪的评价都是出自对他的爱呢”这个问题,去细读课文,找出有关语句画下来。可以设身处地地去想,可以有感情地去读,也可以在感受最深的语句旁边做上批注。

    2、合作学习,深化理解。

    (1).自学完的同学可以在组内交流读文后的感受。

    (2).全班交流。学生读出自己圈画的部分,并联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

    (3).引导学生按照巴迪成长的三个阶段来品读课文。在交流中引导学生弄懂:父亲的“糟糕透了”的评价,一方面是因为父亲比较理性,要求比较严格,他考虑到的更多的是事情的本身质量;另一个方面是因为父亲针对母亲的“精彩极了”的评价,认为儿子得到的鼓励已经太多了,才说“糟糕透了”的。母亲的评价是为了鼓励 “我”,父亲的评价是为了提醒“我”、警告“我”。就是因为在“我”的成长中一直有这两种声音,才使“我”能不断进步,取得成功。

    (4).指导感情朗读。重点指导描写巴迪听了妈妈和爸爸的评价后截然不同的反应的.语句。

    (5).在学生谈完第一部分的时候,教师创设情境有选择地引读第一部分。

    (6).出示下面的句子让学生比较:

    现在,我已经写了很多作品,出版、发行了一部部小说、戏剧和电影剧本。我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

    现在,我已经写了很多作品,出版、发行了一部部小说、戏剧和电影剧本。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

    让学生读读这两句话,说说哪句更好些,为什么?

    (7).在学生谈过后,教师总结:后一句话好,它写出了巴迪对爸爸妈妈的评价由不理解到理解是有一个过程的。读书的时候就要像这样,抓住重点的词句,反复去揣摩,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8).在学生品读课文,谈感受的过程中,教师随机板书:鼓励、批评、爱。

    教师小结:巴迪正是在这两种爱的教育下,他逐渐学会了冷静地分析自己,不断地完善自己,最终成为了一名成功的作家。

    四、回读课文,总结收获。

    1.从头再读文,想一想学习了本文,你有哪些收获。

    2.谈收获(可从思想感受,词、句的积累和文章的表达方法几方面来总结,着重于后者)。

    3.学生总结写法(当学生总结出文章抓住了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来进行描写来衬托人物心理活动时,教师让学生到文章里去找找并画出这样的句子,再次读读,细细地体会作者细腻的表达手法)。

    五、拓展练习,学习写法。

    1.拓展阅读:《父爱,在拐弯处》。

    2.谈感受。

    3.体会表达方法。

    4.如果让你选取一个爱的片断写下来,你打算怎么写?这两篇文章有有哪些表达方法是我们能借鉴的呢?下节课我们再把两篇文章拿出来细细对比,体会它们的表达方法,然后动笔写出我们的故事。

    附板书设计:

    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母亲 父亲

    鼓励 批评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公开课教学设计 12

    【学习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精彩、糟糕、誊写、敬仰、出版、谨慎、迫不及待、一如既往、引入歧途。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运用学过的一些方法抓住人物的细节描写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感悟父母两种不同的评价都是源于对作者的爱。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父母两种不同的评价。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巴笛的成长过程中为什么需要两种爱的声音。

    学校食堂燃气管理制度

    【教学准备】

    生字生词卡片、小黑板(或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

    师:我们习惯说“严父慈母”,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是用了一位父亲和母亲对儿子作品的评价语做题目的文章,齐读《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你能猜得出哪句话是母亲的评价,哪句话是父亲的评价吗?试着用不同的语气来读一下。

    二、新授

    师:到底什么精彩极了,什么槽糕透了?请同学们翻开书,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字读准,把句子读通顺。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字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默读接着思考:

    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认读本课生字,读生字、找难写的字、形近字、近义词、反义词。

    4、师生轮读,互相评价。

    三、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课文边读边想:

    文章按什么顺序写的?课文可以分成哪几部分?

    2、交流:

    教师点拨,指导学生理清文章的顺序──本文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了解文章由作者童年的故事和后来的认识这两部分内容构成的。

    母亲和父亲读过作者的第一首诗后,有什么具体的表现呢?自由读课文划出相关的语句可以在文中做标注。反复读读。

    3、学生自学,作批注,教师参与学习。

    4、交流:

    “母亲一读完那首诗,眼睛发亮,兴奋地嚷着……”这是对母亲神态、语言的描写,表现了母亲特别高兴的心情。因为她看到自己的孩子会写诗了,她特别开心。

    师板书:

    “兴奋”。

    母亲兴奋地嚷着:“巴迪,这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呀,精彩极了。”这是对母亲语言的.描写,他妈妈赞美他写的诗精彩,可以看到他妈妈当时特别高兴,她在夸奖巴迪。

    板书:

    “赞美”。

    师:你能读出妈妈兴奋的语气吗?

    (指名学生读。)

    指导:

    妈妈的评价……

    出示:

    巴迪,这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

    亲爱的,发生了一件美妙的事.巴迪写了一首诗,精彩极了!

    父亲的评价……

    出示:

    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

    二、讨论评价

    1、这首诗到底怎么样?出示:

    几年后,当我再拿出那首诗看时,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那的确是一首糟糕的诗。

    2、母亲不会看诗吗?真的认为这首诗好吗?她为什么如此赞赏?出示:

    巴迪还是个孩子,这是他写的第一首诗,他需要鼓励。

    3、那么父亲就不爱自己的孩子吗?他为什么如此严厉地批评?

    你如何理解父亲的这句话?

    三、小结

    慈祥的爱河严厉的爱都是一种爱的体现,你习惯那一种,我们下一课来探讨。

    仁合范文街,一个优质的源码资源平台!
    仁合范文街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公开课教学设计(精彩极了糟糕透了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