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堂评议意见怎么写
1、「1」教学设计思路清晰,知识由浅入深:谆谆诱导,创设情景:引发学生思维,促进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活跃;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体现教师主导,学生 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分析例子,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好体现新课程的“三 维目标”;
「2」教学过程逻辑性较强,教学思路严谨,作为一名新教师来说教学基本功较 扎实;
「3」建议:
①可以给学生更充分的时间讨论,适当控制教学节奏; ②创设的例可以增加一些难度,更好训练学生的思维;
③备课要考虑多种因素,上课要灵活「遇到例,可以让学生讨论」,课堂评议意见怎么写。
2、「1」引课能跟生活实际相结合,引发学生讨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培养学生 合作精神;
「2」能创设例情景,引发学生思考讨论,促进师生互动,但应留有充分的时间 让学生动手、动脑,训练基本技能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大学生面试自我介绍ppt
大学女生节活动策划主题性价比高
「3」教学设计思路较清晰,教学目标能体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
「4」这是一节整合课,应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实现师生互动,成果分享,培养 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在这一点上老师还应加强;
「5」较成功的一节课。
3、「1」能利用网络优势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
「2」教学设计思路清晰,但实施呈现传统化,如能创设例情景,但没有引发同 学讨论思维,课堂氛围不够浓厚,教学效果不佳;
「3」应注意培养学生分析资料「问题」和总结归纳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
4、「1」应教会学生如何容易处理数据,如何从数据中发现结论「规律」;
小学作文写考试反思
「2」本节课实际上不需要利用网络教学,只需要引用多媒体课件就足矣;
「3」应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思考、讨论「新教师的缺点」,注意控制课堂节 奏、语言节奏」
「4」课堂教学方式较传统,希望年轻教师要大胆探索、大胆改革。
5、「1」能通过创设例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能利用课件直观解决教学中的“难点”;
「3」能通过听、说、读、写训练学生学习外语的基本技能;评语
「4」教学思路较清晰,教学效果尚可,但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 性,特别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讨论,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充分体现 学生的主体性;
「5」能合理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辅助教学; 「录音→录像片段」→资料库
6、「1」能利用课前演讲及课文资源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
「2」能利用例、练习引发学生思考、发言,促进师生互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 动性;
「3」应大胆引导学生讨论,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4」教学基本技能及教学艺术「表现力等」有待培养、提高;
「5」教学设计思路基本合理,但应从“三维目标”的实现加以完善、补充,另 注意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合理运用,范文《课堂评议意见怎么写》。
7、「1」教学基本功尚可,能利用对话,播放录音,观看录像片断、图片等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听、说、读、写」;
「2」教学方式较传统化,特别是课堂的语言氛围有待改进「教师汉语较多」,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环节有待加强「应让学生主动、思考、讨论」,还有过早 归考点内容;
「3」本节课使用了较先进的教学手段「网络教学」,但效果并不比其它教学效果明显「多媒体、语音室」,能否算整合课?
8、「1」能按常规教学思路落实好听、说、读、写等技能的训练;
「2」能充分利用多媒体展示有关资料,使学生直观感受学习内容;
「3」能利用网络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分析信息的能力,以及分享成果,获得成功喜悦的情感、态度,并促进师生互动,提高课堂效率;
「4」建议:在现代化教学中,还应注意充分发挥教师的语言,肢体动作等情感艺术,加强师生交流,活跃课堂气氛,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9、「1」本节课的一大亮点:学生主持分组抢答活动,促进生生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采用激励式评价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溶入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能合理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直观感受与课本内容相关的知识「“亲身”体验」;
「3」教学设计能大胆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力求达到“三维”目标的要求,教学过程课堂氛围生动,活跃轻松「教师的表情亲近感」教学效果总体良好;
「4」体会:利用例贯穿于英语教学中,确实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乐趣及掌握学习英语的基本技能。
10、「1」能合理利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 「2」能拓宽课本内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3」能创设思维,引发学生思考、讨论、发表个人观点;
「4」教学设计较传统,虽然达到培养学生听、说、读等技能,但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够,影响教学效果;
「5」教学的艺术性有待加强「如讲课的“激情”」。
1、 为教学管理部门以及公共体育教学部全面了解教学情况提供客观依据,督促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确保课堂教学质量。
2、 帮助任课教师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 科学评价教师教学工作,并为教师评优、晋职、晋级提供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