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一些收获以后,可用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如何写心得体会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
通过这次的学习培训,使我重新认识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心理问题已成为现在学校教育最棘手的问题,不良心理会对现代教学带来极大的危害。通过学生心理问题的分析来解决或消除一些学生比较常见的心理问题,促进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让教学始终运行在良性轨道上。
德能勤绩廉方面的班子总结
通过这次培训了解到当前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是从事研究的中学生心理健康前提。本人通过自身多年的从教发现不少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加以分析和整理,主要有厌学、执拗、自我为中心、孤寂等几种。
学生心理问题的分析是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必须首先剖析的。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主要有内部自身的因素和外部客观世界的影响两个方面。内部主要是由学生年龄的增长而随之出现的心理和生理的成熟造成的。外部主要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其中家庭是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温床,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都来自家庭,家庭的氛围和家庭经济以及家庭成员的素质、态度是其产生的直接原因,学校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主要来自于学习的压力。此外社会的冷漠和残酷促成了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
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是我们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所在。针对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要根据实际,采取相应的措施。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学校教学,这是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的主渠道。以班主任为核心,多角度进行辅助教育和熏陶;另一方面,利用其他可以利用的资源进行教学。
通过这次的培训丰富了我的专业知识,并接触了最新的心理研究成果和发展动向,使自己的教学工作能够置身于一种新的高度,得益匪浅。无论怎样,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管理和教育好学生的基础,是需要不断的去努力学习和寻找方法来针对问题进行教育。
篇2
这次在春来高中会议厅参加了由教育局培训股举办的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受益匪浅,感想颇多。我想就此问题谈谈自己从这次培训中获得的体会。在这白驹过隙的弹指一瞬间,六天的心理健康培训就这样在快乐中过去了。郇玉峰教授、周晓萍主任、王明辉教授、顾施展教授、王滨教授五位专家分别对教师的成长、团体心理辅导、人际关系、问题学生转化、中小学生常见到心理问题及对策做了深刻的探讨,那一句句发人深省的话语,那一个个举世震惊的图片一段段发人深思的视频,令我如醍醐灌顶清泉顽石般恍然醒悟大梦初醒。两年来的抑郁迷茫烟消云散,一切又像是回到了最初,那种满怀希冀的美好宛如童话。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没有严格的界限,由于内外因素的影响,使人的心理功能受到阻碍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所以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有可能出现某些不够健康的心理状态。这充分说明常态心理与变态心理之间没有绝对的鸿沟。每一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具有一些心理障碍,只是严重程度和影响学习生活的程度不同而己。我们教师也不例外。尤其是现代高速发展的充满竞争的社会,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我们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更可能产生不健康的心理状态。
我们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孩子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孩子问题,它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郇玉峰教授说得好,他说:“用信心去改变你能改变的,用宽容去接受你不能改变的,更重要的是要用智慧去区分这两者”。他这句话使我们能够看清自己,超越自我,完美自我。王滨教授用发人深思的视频与我们探讨现在的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的几种表现,特别是厌学、学习疲劳、考试焦虑、孤独、抑郁等。(分别用CCTV—12《心理访谈》的栏目的几个典型的实例来说明。)这些实例让我们深思让我们觉醒。
一个尽职的教师是非常辛苦的,需要休息和放松。郇玉峰教授说:“现在人不是没有爱,而是不懂得去经营爱”。不但让我们爱学生也要爱自己让自己心理能够健康的成长。此时,使我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掌握心理调适的基本方法,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自觉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会与学生平等相处,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了解和掌握青少年学生在认知、情感、意志、个性和社会交往等方面的主要特点,自觉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为提高班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而努力奋斗。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8
(一)教师心理健康学习意义深远
本次学习让我更深刻的意识到教师心理健康学习刻不容缓。无论是从教师自身,还是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我们教师都有必要去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其实每个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只是有些时候大家忽视了它的存在,或者有意识的否认它的存在。所以我们每一个正常的人都需要学习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更何况我们这些被称为灵魂的工程师的教师呢?教育是心与心的沟通,我们面对的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而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着复杂情感的人。有句话说得很好,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对学生身心造成的危害,远远超过其教学能力低下对学生学业所产生的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更是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学业成就和人格发展。因此,教师心理健康是培养儿童心理健康的必要前提,维护教师心理健康对于培养合格人才促进教育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课程学习中的收获以及不足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对发展性心理问题、适应性心理问题、障碍性心理问题这三种教师心理问题有所了解。同时根据课程学习,和作业训练,我对自卑,自负,焦虑,抑郁,冲动等教师心理问题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并且学习到了许多实用的调适方法。通过对教师职业倦怠心理调适的学习。我对教师这一行业的职业特点以及教师职业倦怠有了更多得了解。这将有助于我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进行自我调节,远离倦怠,做一名乐观、积极向上、阳光的教师。
(三)教师学会情绪管理的必要性
听完培训老师对教师情绪管理的阐述,我意识到了情绪管理的重要性,培训老师把教师如何管理好自身情绪的一些方法介绍完之后,我不得不也打心底里感谢国培带给我们这样的学习机会。培训老师说:“情绪没有对错,它只是症状而不是问题,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管理情绪如何处理情绪。”这句话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使我开始对情绪有了一个正确的了解。同时我也能坦然的承认并接纳自己的一些情绪,并努力采取正面的方法来处理一些负面情绪。
总之,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如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此外,教学的目的就是教书育人。为了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师就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气质、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教化作用,真正做到为人师表。只有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齐抓共管,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水平一定能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篇3
10月26—27日,于xx市xx宾馆参加xx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这是我加入心理健康教师这支队伍后第一次参加的省组织的专业培训。抱着向各位前辈和专家学习的态度,我认真地参与了这次培训。
在26日上午的专题报告中,符x老师提到:教育就是把孩子培养更像他们的人,而不是更像我们的人。这让身兼班主任和心理老师的我茅塞顿开。符老师在培训中提到的雷夫的教育方法,更值得让我们老师在教育教学中去尝试和实践,这无论对学生还是对老师都是一种成长。下午是在海经院参加箱庭体验,我们也犹如学生一样,怀着激动和欢喜的心情参与其中,无论是对箱庭室内的布置,还是对沙具,我们充满好奇。箱庭的体验,让我们每个人都有所成长。为了顾全大局,我们有所舍弃;虽然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但为了顾及他人,为大家着想,我们学会了忍痛割爱……在这个过程中,成员间互相包容、尊重、配合,最终完成了我们共同的家园。用一位老师的话说:“我们无法改变生活,要学会适应生活。”也像另一位老师说的:“箱庭体验,我们痛并快乐着。”
27日,李xx教授给我们分享了表达性艺术疗法的后现代运用的案例。李教授开场给我们的四句话让我本人受益颇深:一个人做任何工作都是利己的;咨询师本身的魅力就是最好的咨询技术;再好的技术都比不上情感;说话者的本意不重要,重要的是听话者的感受。这四句话对于刚刚走上工作的岗位的我来说就好像是灯塔,这是以后道路上的方向。在一天的分享中,李教授跟我们一起分享了许多表达性艺术疗法的方法,比如,音乐疗法、歌舞疗法、绘画疗法、沙盘疗法等。在分享的过程也给我们展现了绘画疗法的魅力,在绘画过程中,不仅可以了解显性信息,还可以了解到隐形信息,这引起了我们每个人极大的兴趣。经验丰富的李教授还提醒我们心理健康老师应该注意: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就是陪伴者,倾听者;心理咨询师不可以为来访者做诊断。这些对于我们这些不够专业又经验不足的人来说是一种提醒。
两天,时间很短,收获很大。很感谢有这样学习的机会。
心理健康培训教育心得体会 篇区教师进修学校于暑假举办了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本人有幸参加了三天的学习。虽然时间不长,却从中收获了一些实用的知识。对于自己的生活和工作都颇有益处。在此阐述自己的一点心得体会。
一、通过学习认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专业常识。作为一名班主任,经常要关注学生身心健康问题。以前,我也知道学生的心理健康要及时关注,这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但本人学的'并不是心理健康专业,平时与学生接触时也只是以自己的大致理解去处理一些问题。并没有把心理健康教育放在一个专业性的高度上。而通过这次学习,我明白了:要想真正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首先自己得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不能靠直觉,不能盲目摸象。
二、通过对儿童的性心理学习,我释然了平时的一些困惑。我对儿童性心理这堂课受益匪浅。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学习,让我掌握了在生活中如何与自己的孩子谈论性知识。知道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和方式去对待。二是,通过学习,我能够解释一些在平时的教学中碰到的发生在孩子身上的奇怪的性现象。
三、通过室外心理活动实践,我掌握了一些心理学的活动开展方式。
这次学习不仅有理论传授,还有心理活动实践。通过一些具体的室外活动,让老师们放松心情,互相了解,增进友情。在这次活动中,我认识了一些同行,也掌握了一些心理学方面的游戏,可以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
总之,非常感谢xx区进修学校为我提供了这样一次学习机会。让我在担任班主任的道路上又成长了一次。
篇4
如今,自闭症孩子越来越多,但是随着自闭症的大面积爆发,很多人却对自闭症的了解知之甚少,那么引起自闭症的原因有哪些呢?如何应对自闭症?
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加,很多孕妈在孕期的不良情绪,都是有可能导致自闭症的原因,人们对于自闭症的认知程度,直接影响到对于自闭症儿童的行为,所以自闭症很多时候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妖魔化”,自闭症儿童更需要大家用爱心去感动他们。
很多父母错过最佳的自闭症治疗时期,是因为自闭症很多时候发生在婴儿时期。
在孩子还在嗷嗷待哺的月龄的时候,可能一些小小的症状就已经出现了,但是由于父母的疏忽,没有及时的发现,才导致一大部分的儿童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
自闭症是起病于婴幼儿时期的严重的身心发育障碍性疾病,以人际交往障碍、语言沟通障碍、行为异常等特征,多数患儿伴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发育迟滞。所以在婴儿时期,家长们就要多注意观察孩子,那么要注意自闭症这几个时期。
1、在孩子6个月的时候;这个时期正常发育的孩子会笑出声,而且会和大人有基本的互动,当大人逗他们玩的时候,会有不同的表现,并且还会有比较明显的喜怒哀乐,这些都是一个孩子正常的表现,但是大多数自闭症儿童的表现是几乎没有情绪,也没有快乐,而且很少和大人有眼神方面的对视。
2、在孩子一周岁的时候;孩子很少会叫爸爸或者妈妈,并且和大人或者其他孩子没有任何的互动,并且对于大人对其名字的称呼时,也没有任何的反应,这个时期孩子的正常发展是比较灵活的时候,甚至他们还是经常发呆,这个也是自闭症孩子在这个时期的异常表现。
3、不会表达自己的情绪,生气的时候行为过激;自闭症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心智没有什么增长,他们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外界如何他们没办法适应,并且在他们受到攻击的时候,孩子会有过激的`行为,但是语言交流几乎没有,这个时候家长们就要多注意了。
当家长注意观察到孩子的时候,自闭症的孩子没有任何的眼神和言语交流,他们的眼神稍微的呆滞,并且会一直有重复的动作和言语,语言表达以及互动几乎没有,家长们就要引起重视了,因为家长和孩子的相处时间是比较长的,一旦发现异常的情况下,就要及时的就诊检查,帮助孩子尽量减少这方面的痛苦。
家庭成员的理解和陪伴是帮助孩子慢慢恢复的重要因素,家长们耐心的引导和陪伴孩子,帮助他们一步一步找到外界环境的安全感,让自闭症儿童慢慢的感受,慢慢的是去适应除了自己之外的世界,父母们用爱和温暖去帮助他们走出,慢慢的去改变。自闭症并没有这么想象的那么恐怖,父母们应该用爱去治愈孩子。
篇5
来到新晓掰指算算已有两个年头了,本学期中我校建立了“阳光心语室”,我光荣的成为了心语室的一位志愿者,孩子们心中的“知心姐姐”。这意味着,今后对老师的要求不仅仅是要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而且应当成为一个合格的心理辅导员,承担起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新任务。从此以后对一些心理学的知识不由的留心注意起来了。
我们的宗旨是为学生在校期间的心理适应与发展带给心理辅导服务,使学生能适应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环境,认识和发挥自身优势,缓解情绪困扰,消除心理危机,增强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潜力。个性是我们学校的寄宿生,在校时光长,家庭生活环境复杂。造成了很多孩子心理的危机和困惑。
在此过程中,我们也收到了很多同学的来信,针对孩子们的问题我们进行了分类回信,最大程度的给予了心灵的帮忙。
本学期3月26日,我很荣幸的同李主任参加了太原市中小学心理教育教学的年会,听了名师们的示范课。下方是我对此次活动的一些感想和大家来分享交流。对我影响最深刻的是那节由尖草坪一中朱洪杰老师讲的“唠叨、暴躁的表现”课堂中围绕学生在家都发生多被父母唠叨的事情,在这过程中孩子是如何应对的?为什么会造成家长唠叨以至于暴躁的表现呢?老师设计了这么几个大问题来进行的。其中又在小环节中有一个个性精彩的部分让我至今难忘,学生经过讨论老师提出的在家什么时候会让家长唠叨发脾气,以情景模拟的形式变现的淋漓尽致。当时场下也是掌声不断啊!这足以证明学生是能够理解体会到家长的心理角度的。
在此老师也进行了总结分析:
1、此刻都是独生子女,家长的期望值过高;
2、父母的工作压力大;后面又透过播放老师对家长的一次采访录音,学生在课堂中听到了家长的心声。
家长对孩子唠叨、发脾气的那份无奈;家长担心孩子的理由。学生透过课件上的父母是如何为自我的孩子时,那份真挚的爱时,联系实际你又是如何用自我的实际行动来感恩父母的?能为父母做些什么?要求眼前就能做到的,要具体,有可行性。这时孩子们动手写出了自我的行动计划。在课后老师还留了作业,那就是“给父母的一份信”。学会用感
恩的心去感恩父母用实际行动来感恩父母。课后的总结那就是:让学生理解父母,让父母理解学生,让理解搭起孩子与父母的桥梁。
那么具体自我的工作中又该怎样做呢?自我也在不断的查找资料寻求解决的方法和途径。以下是自我的一些片面见解仅供参考。期望也能让老师们进行尝试和体会。
一、创设和谐、宜人的教育教学物质环境。
给孩子一片空气,让他们自由呼吸;给孩子一块绿地,让他们栽花种草;给孩子一片绘画壁,让孩子自由描绘;顺孩子之天性,让他们快乐的成长。
创设优美、安全、舒适的物质环境。教室是小学生主要的活动空间,我们力争使室内宽敞明亮,温馨舒适。所布置的资料随着教育目标、季节变化而变化。整洁优美的物质环境唤起了小学生对生活的热爱,陶冶了小学生情操,充实了小学生生活,激发了小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小学生的探索精神与生活情趣。
二、创设民主、和谐的教育教学精神环境。
校园的教育教学精神环境是指校园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校园校风、氛围等,它包括小学生生活、学习和游戏的人文因素和活动空间。
心理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对认知与情感的关系,作了这样一个生动而贴切的比喻:“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地上。”反过来讲,如果离开“情感”这块“肥沃的土地”,也就结不出“良好的发展”的果实。
1、平等相待学生,跨越陈旧的“代沟”。
在课程改革环境下,要求教师转变心态,改变以往居高临下的权威态度,以亲切的面孔、用平等、和谐的口吻与学生交流,缩短师生间的“心距”。学生在这样一个人格得到尊重、情感得到理解、行为得到鼓励、努力得到肯定的氛围中,就能尽情释放自我潜在的创造能量,毫无顾虑地表达自我的思想感情,自然地表露出自我的困惑疑问,首先就是创设和谐简单愉快的学习环境。
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是高质量教学的有力保证。心理学研究证明:和谐、愉悦的氛围有助于学生用心参与课堂活动,而紧张、冷漠的气氛会大大抑制学生学习的热情。如何减轻消除学生学习上的心理压力,培养学生对学习的一种良好心态?教学中,教师要扮演好一名引导者、组织者、协作者的'主角,创造最佳的心理氛围,使学生情感得到体验,心灵得到沟通,理念得到认同,情绪得到调节,行为得到训练,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我,从而使学生能学得懂、学得好、学得简单。这样不仅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信心和勇气,而且培养了学生相互协作,共同探究的精神。当学生的思维、情趣、爱好都有了张扬的空间时,就会走进老师和老师攀谈并成为朋友,为学生的心理能够健全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师生真诚相对,理解铸就成长。
在人际交往中,真诚是最重要的,要做到能理解别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作为教师,在学生面前务必表现一个真实的自我,用真诚的爱去对待每位学生,才能使学生感到真实、可信。蒙台梭利说:“教师不仅仅是一个教师,还是一个心理学家,因为他要指导儿童的生活和心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理解。成年人渴望理解,小孩更渴望理解。许多成功的教育案例告诉我们:不理解何来教育。我们只有透过各种途径,深入地理解我们的学生,才能到达成功教育的目的。
作为一名老师,一名心理辅导员,如果不理解儿童的心理情感,不与他们真诚的相处,他是难以顺利开展工作的。
现代的教育观认为,教师不就应是教育的主宰,不就应再有权威不可侵犯的思想。命令、强迫的教育方式其实是把软刀子,不但否定了学生的权利和尊严,导致学生的心理障碍,而且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放下架子,努力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交流,用真诚换真诚,让学生切实感觉到你是他的朋友,你才能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才能使他们从心里理解你善意的意见与推荐。
3、倾注真心真爱,促进感情内化。
师生心理交融的基础是感性的交情,也是爱的投入。教师应重视那些存在各种缺点的学生,多关心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因为这些学生常常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心理上受到压抑,失去平衡,性格比较孤僻,心理也比较脆弱。当学生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就会产生不良情绪,并对学习和生活造成必须的影响。如何让这种消极的影响降到最小?我认为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善于与学生沟通,进行谈心、交流,进而开导学生,倾听学生的内情绪感,感知学生的内心世界,以老师真诚的爱去关心、呵护每个学生,让学生的心灵得以寄托,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倾诉,精神得到依靠。当学生需要关心、帮忙时,老师应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帮忙学生,使学生幼小的心灵得到鼓舞,让学生相信自我必须能行,逐步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篇6
调岗申请书
20xx年6月10日上午,我有幸在荣成市崖头小学聆听了两节心理健康教育观摩课。课堂中,教师丰富的肢体语言,灵活的教学方法,活跃的课堂氛围,步步深入的情感熏陶,无不深深吸引着我。
心理健康教育,顾名思义,重在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透过观摩今天的两节课堂教学活动真是让我受益匪浅啊!
首先是席老师的“戴高帽”――《学会赞美》一下子就吸引了我,《学会赞美》一课是针对五年级学生,针对他们不会赞美别人或不喜欢赞美别人、肯定别人这一现象设计的,选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整个教学设计层次清楚,衔接、过渡自然,环环相扣。席老师及时地引导,恰当、幽默的点评是整节课的亮点。比如学生赞美席老师的衣服漂亮时,席老师说:“你的眼光和我们校长的眼光一样好。”因为席老师所穿的衣服是学校统一定制的,学生听了席老师的话,脸上笑开了花,缓和了紧张情绪,更有利于后面活动的开展。席老师还给同学出了很多实用的好主意,无说教之词,学生很容易接受。
席老师以传递悄悄话的形式导入,活跃了课堂气氛,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席老师不是本校的老师,上课前与这些学生不熟悉」,以一则“戴高帽”的笑话引入本课主题,通过给席老师、现场听课的老师、同学“戴高帽”,由近及远地引导学生说出赞美别人的角度及赞美的`益处(既给他人带来自信,又培养了自己发现美的能力,促进同学间的友谊)。通过分析案例,使学生学会发现他人的优点,并以欣赏的眼光与其交往,学会真诚地赞美他人。最后,让每个学生通过写的方式赞美自己的同学,并将所写的内容送给所赞美的同学,由动到静,给了每个学生参与的机会。整个课堂真实,不造作,不夸张。如果在询问上台接受赞美学生的心情如何这一环节能延伸一下就更好了(刚上台时学生说紧张,老师问学生为何紧张;在学生听完同学的赞美后,心情平静,老师如果问一下学生,什麽力量使他平静就更贴近主题)。
其次是毕军晓老师的《谁最重要》,更是让我耳目一新。她先以所发卡片的颜色分组,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根据二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首先设计了欣赏故事《五指的争论》(老师运用了丰富的肢体语言),以故事情景为引子,让孩子们听完故事谈感受,使孩子们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并通过用一根手指拿篮球的实践活动使孩子们认识到在团队中每个人都很重要。毕军晓老师还设计了各种生动有趣的游戏,每个游戏都能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感悟到团队精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使他们提高团队意识,如《传球》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请举手》使学生认识到在团队合作中要顾全大局,有时要牺牲个人利益;《吃枣》使学生认识到在生活中与他人配合的需要。整节课老师在设计时注重活动性原则,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得到真实的心理体验和行为训练。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得到了很好的落实,结束语很精彩,可以看出上课老师的用心良苦,而课堂上学生的表现也可以看出十分的有效。但此课个别游戏规则刚开始交待得不是很清楚,影响效果,也浪费了一定的时间,如果改进一下,效果可能会更好些。
两节风格不一的心理健康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代的孩子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引起学校家庭的重视,作为教师,应该要做学生心理健康的导师。我们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啊!不懂做人的道理,学知识又有何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旨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地发展,改善学生的心理素质,因此,在课程内容安排上必须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以学生的活动为主体,以灵活多变的形式、丰富实际的内容去吸引学生,提高学生自助和互助的能力。使学生在玩中有所收获、在玩中得到历练、在玩中促进成长。让我们的孩子不仅拥有健康的身体,更加拥有一颗健康、愉快的心灵。
篇7
20xx年的这个夏天,本人非常荣幸能够参加区教委组织的幼儿教师“幼儿心理与教育”和省里组织的“心理健康c证”这两次培训。通过这两次的培训学习,让我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又有了新的认识和看法,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又有了一个更为全新的认识,我相信,这次的培训学习不仅仅只带给了我理论高度的提升,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上的延续。
xx年毕业那年,我踏上了自己热爱的幼教岗位,工作的第一年,我被分在中班任教,没过几天,班上一位孩子立刻引起了我的注意,他上课时总会控制不住地发出很多怪声音,通常,出现这种情况,我会用眼神或动作提醒他,因为我觉得,他所做的这一切的初衷只是想引起大家的注意罢了,我愿意去进一步了解他,当他被贴上“坏孩子”的标签甚至被否定时,我没有,我似乎看出了他行为背后更深层的一面,他需要关爱,他需要同伴,我愿意尊重他,走近他,倾听他内心最真实的声音,于是,我便这么一直用心做着,等着他慢慢向我敞开心扉,果不其然,他开始有了变化,通过一个学期的引导,他在各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慢慢地,同伴们也接受了他,而他也学会了更多与人相处之道,看到他的成长,我倍感欣慰。
是的,教育就是这么一回事,尤其是对于我们年幼的孩子,他们的心灵更需要我们的呵护和理解。培训后的今天,回想起当初那件事,我真的'倍感欣慰,因为我把孩子当人看,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有思想的人。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大力普及的今天,请每一位在幼教一线的教师,真正用心关注我们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做一位合格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让我们未来的主人翁都能拥有健全的人格、爱的能力、创造的勇气、积极的同伴关系、智慧和灵性以及审美体验。
篇8
心理素质是人素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该是各项心理功能都能得到充分发挥,既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生活环境,又能使自己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班主任如何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以良好的心理素质影响学生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教师对学生的直接的人格方面的影响,就不可能有深入性格的真正教育工作,只有人格能够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班主任的人格就是教育的力量。因此,班主任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心理素质高的班主任,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因此,班主任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用自身的美好心灵去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灵。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
生动活泼的集体活动可以促进人际交往,建立团结、合作、友爱、互助的人际关系,使学生体验生活在集体中的'乐趣,找到表现自己的机会,获得成功的体会,从而促进身心和谐发展。班主任设计的活动一定要有针对性,即通过活动能培养学生的哪些心理品质。
三、巧用气质类型因势利导
气质是不容易改造的,对于某一特定气质类型的学生,教师不仅要引导他发挥长处,同时对其表现出来的不尽如人意之处,也要表现出充分的理解,并考虑采取更策略的方法来对待。例如,黏液质的学生比较固执,如果他表现出拒绝接受某个观点,教师不必强制他接受,而可以采取启发或感化等方式去说服他;对于抑郁质的学生,由于他们比较敏感,教师不要在公开场合点名指责;对于胆汁质的学生,教师应注意不要针锋相对地去激怒他们。
四、提高家长的辅导水平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学校、家庭的共同参与和配合。为此,班主任要通过各种渠道提高家长的辅导水平,让家长成为自己工作的得力助手。一是定期召开家长会,改变家长会班主任讲、家长听的模式,以体验式为主,选取一些典型的教育案例,让家长充当各种角色,参与其中,亲自感受,从中了解孩子的心理,发现自己教育的不足,改进自己的教育方式,以平等、民主的态度与孩子沟通交流,创设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家庭环境。二是对一些问题学生的家长,班主任要多与他们交流,让他们对孩子充满信心,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帮助孩子取得进步。三是让一部分具有成功教育经验的家长,向大家介绍经验,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
五、做好团体辅导工作
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教师应着重进行以下几方面团体心理辅导工作。一是学习心理辅导。各年级应有所侧重,低年级侧重于入学学习适应、学习习惯辅导;中年级侧重于学习自信心、时间观念的培养;高年级侧重于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制定学习计划的辅导。二是自我意识发展心理辅导。通过“做情绪的主人、情绪调节方法、我就是我”等有关自我意识内容的辅导,帮助学生正确地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知道自己兴趣、气质、性格、能力等方面的特点,正确地评价他人,提高学会调控自己情绪和行为的能力,克服困难和挫折的能力,寻求帮助的能力。三是人际交往心理辅导。让学生认识人际交往的重要意义,学会人际沟通的原则和技巧,学会与家长沟通、与老师沟通、与同学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克服一些交往障碍,形成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必备的心理品质。
六、做好个别咨询辅导工作
班级内可设立“悄悄话”信箱,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内心世界的平台,便于及时解决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烦恼,指导学生进行自我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的自我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培养他们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掌握一些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简单方法。一是培养学生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要通过多种途径使学生知道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常识,懂得心理若有疑问怎样获得帮助。二是指导学生学习简单有效的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例如:学会放松,使学生知道紧张是正常的心理反应,是可以通过想象、转移注意力、调整呼吸、体育活动、听音乐、唱歌、阅读、睡觉等方法调节放松。与人谈心,使学生知道有问题要学会求助,在学校可以找老师、心理辅导老师谈心,在家里可以找长辈、亲友谈心,在社会上也可以有谈心的对象,如心理咨询电话等等。学习写日记或周记,用笔与自己谈心,把心灵的轨迹用文字描绘下来,对心理健康成长有很大的帮助。
篇9
有幸聆听了心理学专家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知识,感受到教师“既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是学生心理健康的塑造者和捍卫者”。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主人”,作为与学生接触最密切的教师和学校德育最直接的承担者,应该把心理健康教育引入班级管理,利用班主任工作的优势,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心理,因势利导,促进各类学生的健康成长,这将对教育的成败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将班主任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就显得尤为重要。
1.优化班级环境,引导学生健康发展。
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除了先天因素外,主要是后天环境因素的影响决定的。一个好的环境可以引发、引导、定向学生。因此,优化各种班级环境可以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2.调动情绪,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教育活动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他们的精神需求,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班主任必须在工作中为情感的碰撞、交汇、组合提供足够的能量。他不仅发生在操场上,也发生在最自然的生活中,发生在他事先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调动学生的情绪,相当于班主任打开了学生的心扉,激发了学生健康向上的意识,从而减少了心理问题的发生。
比如有一段时间,班里因为琐事发生了几次口角,然后发生了恶性争吵,严重影响了整个班级。事后,我没有随意各打50板,而是心平气和地询问当事人了解情况。然后,我借此机会开了一个主题班会。班级以小组为竞赛单元,安排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歌曲、典故、谚语、名言等项目,围绕“团结、友谊、亲情”展开了激烈的竞赛。学生们兴高采烈,争相参与。当活动达到高潮时,我在黑板上写下了“你、我、他在一个大家庭里”的字样,随后录音机里传出了《相亲相爱》这首歌,再次引起了全班同学的情感共鸣。在潮水般的掌声中,几个争吵的同学紧紧握着手走向对方...经过这次班会,同学们更加体会到了“宽容”的含义,班里形成了团结向上的.班风。
3.成功地激励和诱导学生健康发展。
学生的内心是敏感而脆弱的,尤其是学困生。他们经历了太多的失败,表现出自卑、胆怯、懦弱、焦虑等心理问题。他们需要鼓励和支持。因此,在班主任工作中,要利用一切机会,让他们及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满足感,从而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班主任工作中,要善于用师爱挖掘学生的心灵,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用学生的热情、心血和智慧去启迪和诱导学生,让班主任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班主任的心理辅导是一项复杂的智力、意志和创造性活动。在我们班主任工作中,要开发学生的心理需求,正确认识学生的个性和群体心理活动规律,从而有效提高班主任工作水平,使班主任工作更具时代性、科学性和实用性。
篇10
全的人格,我们要培养的是人才而不是废才,更不是害群之马,因此,我们全校上下形成共识:要下足功夫,正视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学生的健康发展,健全他们的人格,为21世纪培养合格的人才。
一、抓学科渗透,扎实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不仅是科学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我们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开设上好心理健康课的同时,要求教师在各科备课时注意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因素。思品课,抓好心理疏导的教育;语文课,以教材中大量的优秀文字形象,从这些人物身上体会和感悟良好的心理素质;数学课中研究重点是观察、注意、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英语课则要求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学习信心,使之敢于表现自我,增强学生群体交往意识,发展能力和个性;音乐、美术等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给人以美的熏陶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渗透有关的知识,可以使学生处处都感受到真、善、美的教育,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且作为教育的主体,教师不仅在知识上影响着学生,而且教师的人格也会在教学的师生互动过程中起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构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抓课题研究,从细处着手抓好心理健康教育。
探索了一系列针对小学生的关爱教育的内容及途径,探索并形成了优化学生情感体验、人格发展的一系列的方式方法。主要是在教师以身示范下,对小学生开展“关爱自己、关爱他人、关爱社会”三个方面的教育。通过开展主题活动,抓陶冶、抓体验、抓渗透等展开教育,我们明显感觉到学生的心理素质、道德情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优化。在校内、班级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互相关爱、团结帮助蔚然成风,在各种学习活动中,学生合群,积极参与,团结协作,自尊自信,创新精神等得以充分体现。在家中,社会上,学生都能从小事做起主动关心、爱护、帮助他人,富有同情心。多次主题队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受到教育的同时,自身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心理素质明显加强。
寄宿学校管理制度
三、抓家庭教育,引导学生家长关心子女的心理健康。
由于学生家长与学生固有的血缘关系,感情和伦理道德上的内在联系,家庭教育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效果,也是学校教育所不能代替的一种力量。父母在关心子女的生理健康的.同时,还应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有些父母认为孩子长得壮,不生病就是健康,这是不全面的认识。事实上,有一些青少年身上存在心理障碍,如说谎、无理取闹、妒忌、自卑、不合群等行为。然而,认识的片面性,不少家长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不够重视,甚至采取违背心理保健的教育方法,这是不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的,在发现他们心理有缺陷时我们就及时与家长联系做到及时矫正,并在学校上对家长开展如何对子女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讲座,引导家长科学地教育孩子,从而培养孩子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培养他们的责任感、独立性和自制力,养成乐观进取的精神。
总之,要使学生的心理得以健康发展,学校及教育工作者必须掌握好心理知识,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心理教育规律,探索学生的心理发展,心理教育的经验,与家庭、社会紧密联系,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篇11
学习了《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这一课程,本人受益匪浅。我觉得自己不仅学习到的是心理学的理论知识,而且让我更为自信更为坦然地接受一次次的挑战!
在这次学习中,我认真倾听了教授与从事心理工作一线老师的讲座,他们都以实实在在的案例和具体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了心理健康这门学科的魅力所在,给了我强烈的感染和深深的理论引领,并且通过理论学习、自我剖析等让我们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基础教育,同时也让我们知道,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可以减少甚至杜绝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通过学习我还意识到要实现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的人格健全发展的目标,教师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尤其是班主任。所以在这几天的学习中,我都认认真真地看教材,听讲座,做好笔记,学好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帮助学生学习得更好,生活得更好!
教师的'心理健康也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好的教师能为学生设计一个良好的心理成长环境。人不怕做事,就怕心累。当心累时,我们要有自我控制、自我调试的能力,保持乐观积极的教育心态,不将生活中不愉快的情绪带入教育工作中,不迁怒于孩子,克制偏爱情绪,一视同仁地对待孩子,同时不将工作中不良情绪带入家庭。我还学会了几种解压的方法:控制呼吸法、自我剖析法、学习转移法、投身自然法、心情放假法、肌肉放松法。这些都给了我借鉴作用,正确认识自己通过学习,我意识到在工作中要有更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并且认识到,保持这种心态对每个人的工作、生活都是至关重要的。
这些将深深地影响着我、激励着我对今后工作的态度,这也将直接地影响到我的学生们,使学生们能够在良好的心态下学习、进步。在培训学习中,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在一次次的感悟中,颇感自己的责任重大、知识贫乏。通过这次学习,我收获颇丰、感想颇深:眼界开阔了、思考问题能站在更高的境界,许多疑问得到了解决或者启发。对教育的认识有了一个新的提高,对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的素质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篇12
最近教研大组组织学习了《指南》,看完后我想来说说自己的一点感想,其实《纲要》和《指南》是有区别的,《指南》是对《纲要》的一个细化,也是针对父母与家长的《指南》是以幼儿自主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各方面协调发展为核心,旨在引导幼儿园教师和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如在《指南》中的健康方面提出了很多教育建议,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在身体健康中,建议教师鼓励幼儿进行跑跳。钻爬。攀登。投掷。拍球。跳绳等活动以及跳竹竿。滚铁环等传统体育游戏,发展幼儿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可在平时的健康活动中,我们只玩一些跑跳。拍球。跳绳,对攀。滚。爬等一些活动日常不太开展。
学习《指南》后,我们教师在健康活动中应多提供一些活动材料,在安全的情况下,让幼儿在各方面得以健康发展。《指南》中幼儿教育要强调:在玩中学在做中学。因为我们都知道孩子在游戏中,是非常兴奋的专注的非常注意力集中的这个时候他们是沉浸于当下的'是感受到快乐的我们教师要善于把幼儿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用游戏来表达,用游戏来实现。那么就可以让幼儿一方面沉浸在当下活动,另一方面从中吸收到有益的营养。总之,幼儿教育里最重要的技巧——教育形式,就是游戏。就是那些吸引幼儿兴趣的丰富的实践活动,在这些玩的过程当中,在这些亲身体验去做的过程中,孩子们就会无意的从中吸收到很多的营养成分。在《指南》中讲到要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我也学到了不少:我们教师的角色不应该是知识的传递者,也不应该是一个技能的训练者,更不应该是一个竞赛和考试的组织者。相反教师应该是一个自主学习环境的创设者,是让幼儿学习动机的激发者,使幼儿自主学习过程的观察者。支持者。帮助者。想要实现这样的角色,我们的教师在平常的工作中应要善于创设幼儿感兴趣的环境,善于设计幼儿喜欢参与的活动,这样才能成为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者;在以后的教学教育工作中,我还要认真学习并贯彻《指南》精神,把学到的传递于每个幼儿,让幼儿在幼儿园里健康的成长,快乐的学习!
篇13
由于中、小学生心理活动状态的不稳定性、认知结构的不完备性、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的不同步性、对社会和家庭的依赖性等,使得他们比成年人有更多的焦虑和遭遇到更多的挫折,也更容易产生心理障碍。暂时性的心理障碍若得不到及时排除,便会产生不良反应,从而影响以后心理的健康发展,甚至会酿成日后难以挽救的心理疾病。所以中学阶段是容易滋生心理异常的温床期。由此,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具有极其重要意义的工作。
造成中学生出现了心理问题往往有下面几方面原因:
一是与学习有关。学校课业繁重,竞争激烈,父母的期望值过高,使得学生精神压力越来越大。学习成绩好才能得到老师和家长们的奖赏,才能被评为好学生,考上好学校,长大了找到好工作;反之,不少学习差的学生,则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家长的打骂。由于老是担心成绩不好,不少学生回到家中就立即看书写作业,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睡眠质量不高,第二天到校时精神状态不佳,听课效率低,成绩无法提高,造成恶性循环,以至许多学生出现了厌学的问题。
二是由人际关系引起。由于教师、父母对学生缺乏理解和沟通,过多干涉学生的业余生活和正常交往,从而引起学生的困惑和烦恼,或因父母离异、家庭关系不和给学生造成了心灵伤害。另外,处理不好与同学的关系也令他们十分苦恼。
三是来自情感方面的困惑。青年时期是花的季节,在这一阶段人的第二性征渐渐发育,性意识也慢慢成熟。此时,情绪较为敏感、易冲动、对异性充满了好奇与向往,当然也会伴随着出现许多情感困感的烦恼等等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并没有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一些家长总以为孩子只有感冒发烧才是得了病,出现学习障碍、多动症、焦虑、厌学、胆小、说谎、不守纪律、打架等就不是病。而学校和老师们也总是把着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升学率上,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考虑开设相应的课程,来帮助他们了解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巧来转移情绪、渲泄痛苦、发泄愤怒。其实健康是由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两方面组成,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要随时经常注意学生心理的微妙变化,发现问题及时疏导,切不可等闲视之。
我们如果只重视学生生理健康的教育,而不重视心理健康的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就目前状况而言,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一、创设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
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个家,学生从学校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和影响,因此,优雅、洁净、文明、舒适的校园环境能给学生“润物细无声”的良好心理影响。校园中亭阁假山、名人雕像、书画长廊、名人名言、校风校训以及各种宣传橱窗都会给学生美的享受和理性的思考。校园里里生机盎然,繁花点点,绿草茵茵,学生在这些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无时无刻不在触动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和道德的感染,在愉悦中受到教育,自觉地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
二、教师是实施心理教育的主体
教师应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技能。教师要本着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主的原则,不断更新观念,不断改变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促进学生的心理得到健康调整。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教师除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外,还应培养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参与心理指导,当老师把学生当作知心朋友,师生之间加强沟通和理解,学生喜欢你的课,学习有了兴趣,学业成绩就能提高;与老师关系亲密了,也增强了学生的归属感和自信心,又能培养人际交往能力,这将有利于完善学生情绪状态和人格及身心的健康发展。
教师要学习一些心理学知识,要充分信任、理解尊重学生。学生的自卑心理大多来自教师对学生的主观评价。一些教师凭主观感情,偏爱成绩好的尖子生,对中层生漠不关心,对后进生全盘否定,出语不逊,这无疑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及负面影响,可能使许多学生产生自卑心理,甚至对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都会产生不良影响,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教师对学生评价时要多鼓励、少批评多说溢美之词,对学生的`赞扬体现在具体细微中,一点点的进步,都会被他们非常郑重地夸奖一番。俗话说:好话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我们对待每个学生都应一视同仁,绝对不能挖苦、讽刺学生,应以一颗宽容慈爱之心爱护关心学生。我们教师缺乏这种意识,对学生太求全责备了,我们应学会赞美,让学生能不断地从中得到鼓励。
三、重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仅仅依靠学校是不够的,学生的心理问题,学校只能在极有限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矫正和引导,社会环境和家庭影响也尤为重要。可以说,大部分青少年的心理障碍都与其父母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取得家长的合作,帮助家长发挥他的教育功能,对于改善和预防孩子的心理障碍,帮助孩子成才极为重要。良好的心理素质需要良好的家庭的教育培养,学校要与家庭紧密配合,教师与学生家长要加强沟通,时刻关注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对家长给予适当的指导,对学生给予及时的疏导。如学生应试心理差,教师可引导家长要以平常心态看待考试,家长的唠叨、在意、期望高,都会给孩子造成太大的压力。再如青春期的性教育、人际交往技巧和意志力的培养等都需要发挥家庭教育功能。有些中学生有社交恐惧心理,少与人交往,害怕不被人接纳,或嫉妒别人,或看不惯别人,或男女交往的困惑等,家长应鼓励孩子多交友,在择友上加以指导,培养社交技巧,过多指责、约束孩子反而会使自己的孩子在社交中缺乏自信。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应正确引导孩子,加强交流,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是不容忽视的,它为我们亮起了警告信号,作为教育工作者有责任挑起这付担子,不能仅仅把工作停留在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水平上,而是要着手尝试去解决这些问题,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具有实际的意义。
健康心得体会 篇14
次在XXX风雨操场会议厅加入了由XXX、XXX举办的首届“成均杯”中小学生理健康优课大赛、第六届(20xx)学术年会暨游戏生理辅导研讨会专题培训,受益匪浅,感想颇多。我想就此谈谈自己从这次培训中获得的体会。
在短暂而愉悦的三天培训当中,我感觉时间过得很快,但自己的收获却是不少。12日上午由XXX教授致开幕词并宣布“成均杯”优课大赛总决赛开始。通过一天的研究,我被老师们精湛的专业技艺,追求专业成长的情怀和刻苦钻研专业的精神及不断充实自己的勇气所折服。和他们相比,我感觉我还是刚刚推开心理健康教育的门,往里边好奇的张望的孩子,里边还有许多未开垦的知识园地需要我去付出辛苦和汗水,我相信我会做的一天比一天好,一天比一天充实。
在13日的上午,是由XXX博士给我们做专题报告,其中的一句话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真正的教育是心育”这让我明白生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它重在健全学生的人格,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因此教育要全方位的渗透,不单单只是在课堂上的40分钟。要多渠道、多方面的推进生理健康教育。通过研究我觉得,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坚守这些育人观:
1、鼓励永远比赞美或责备有用。
2、孩子能做的就不要帮助他。
3、智慧奇妙地养成孩子规律的惯。
4、做不到的事情就不要承诺。
5、不要把孩子的研究胃口变坏。
6、请真正的相信孩子。
7、不要拿孩子比较。
8、孩子小时候闯祸比长大后闯祸更有价值。
9、帮孩子关闭了一扇门,一定帮孩子开启了另一扇门。
10、委婉而坚定的设限,别因闹而妥协。
11、管孩子像是放风筝,不能握着不放,也不能放的太快。
12、不会玩的孩子问题多。
13日下午我们在XXX博士的带领下体验了绘画疗法,绘画疗法它通过创造的意象和场景来表达自己,直观显示内心世界,从而可以绕开咨询中的阻抗,绘画疗法的本质在于唤醒个体潜意识与躯体感觉,碰撞出某种最本源的心理内容。中间让我们亲自动手画了生命树和家庭海洋馆,并且教会我们该怎么样去解读自己的绘画作品和完成自我修通。也让我明白了绘画疗法的功能主要是认知、诊断、和修通。体验完之后我感觉这种治疗方式非常好,首先,它能减少阻抗。其次,能提高咨询效果。最后,使用方便、安全。所以这种方法应该大力推广,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学校也有绘画治疗工作室。同时我也深深地体会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会成长的更快”这句话的内涵。
14日的上午和下午由台湾游戏治疗学会理事长XXX博士来给我们做培训。主要讲的是游戏心理治疗理论与实践,游戏心理治疗是一种新兴的生理方法,它是咨询师引导来访者,在治疗者的伴随下,来访者从玩具架上自由挑选玩具,在盛有细沙的特制箱子里举行自我施展阐发的一种生理疗法。借助游戏、绘画等艺术形式,通过对艺术的理解和创作这种活动形式,使当事人深入自己的.无意识,在艺术活动中体验、反思、整理、疏泄、否定、建设等,开释当事人被言语所压抑的情感经验,处应当事人情绪上的困扰,进而达到缓解症状,重新认识困扰自己心灵的问题,激发无意识的创造性,形成自我自愈的积极生理场的一种生理治疗方法。并且在培训的过程当中XXX博士还让我们亲自体验了游戏治疗的神奇魅力。
我一直认为,做心理咨询这一块,必须有很深的生活阅历,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不断的去研究一些咨询技术,因为人的心理是很复杂多变的,你不可能刚凭感觉,只凭学的一点知识就去给别人做咨询,我一直认为自己现在的水平、能力远远不够。
通过这次交流研究,让我又温了一下自己所学的专业。作为生理咨询老师,必须很好地运用一些引导语和结束语,让来访者在一个自由和受保护的环境中举行治疗,而且在治疗的过程当中,咨询师不要有过多的干涉,也不能有任何暗示,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来访者身上,让来访者充分去感受,去挖掘自己的潜意识,我们要相信,来访者有自愈的本领,“助人自助”是其时老师常对我们说的一句话,。而且,生理咨询师在做咨询的过程当中,要培养自己的感觉,培养自己的灵敏度和洞悉力,能够快速准确的捕捉到来访者的统统信息,能够和来访者的心灵产生共鸣,这样,治疗才会受到更好的结果,才能更好地帮助治疗者。XXX博士总结的三句话很好:感受大于思考,理念大于技术,体验大于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