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 欢迎您光临范文专家站,一个优质的范文模板文案基地。欢迎加入VIP
  • 陶罐和铁罐教案(陶罐和铁罐教案反思)

    正文概述    2024-08-27 17:30:25  

    合集10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分角色朗读课文。

    2.阅读课文,能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教学步骤: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19课:陶罐和铁罐

    (二)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勾画出不懂的字,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2.指名读课文,理解词语的含义。

    3.默读课文,思考:文章介绍了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的几件事情,各在哪些自然段。

    4.学生讨论后明确:

    (1)铁罐看不起陶罐(1~9)。

    (2)铁罐和陶罐各自的命运(10~17)。

    (三)精读课文

    1.自读1~9段,思考:铁罐看不起陶罐,你是从哪些词看出来的?对比,陶罐是怎样的态度,试着把你体会到的通过朗读课文体现出来。

    2.再读10~17段,请用简单的字和词语概括出铁罐和陶罐各自的命运。

    3.学生自学,组织讨论,全班交流,此时, 教师恰当点、拨、抓重点词语和感情朗读,体会铁罐的狂妄自大,陶罐的宽厚谦虚。

    (四)品味含义

    1.说一说,你喜欢铁罐还是陶罐,为什么?

    2.你想对铁罐(或陶罐)说些什么?

    3.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五)重编故事

    重新编一个发生在陶罐和铁罐之间的故事,编之前,一定想好,你要表达什么意思围绕这个意思去选材。

    (六) 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整体感知课文时通过读、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讨论后找出陶罐、铁罐之间发生的两件事:

    1、铁罐看不起陶罐。

    2、铁罐和陶罐各自的命运。

    边读边思考,析词品意中 教师恰当点拨抓住重点词语,感情朗读,体会铁罐的狂妄自大,陶罐的宽厚谦虚,从而理解寓意。

    培养学生围绕中心编童话故事的能力。

    探究活动

    课余组织学生排演课本剧。

    篇2

    教学目标:

    1、识“陶、懦”等几个生字。会写“陶、谦”等6个生字。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

    3、文寓意: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教学重点:指导朗读,理解重点词句。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寓意

    教具准备:实物展台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点明学法

    1、出示陶罐和铁罐的图片,让学生观看。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揭示学法,学生可采用自悟、同座、小组合作学习。

    二、读中感知、层层递进

    1、读:指导学生自由读准每一个字音,对于直呼困难的多拼读几遍。

    2、反馈读:通过指名、开火车等形式检查、反馈、引导学生自评、互评,逐步做到不丢字、不添字、不错字,不重复、不读破句子。

    3、了解读:图文并茂,读思结合,感知课文的基本内容,学会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三、借助电教质疑解疑,生动鲜活的画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

    将课文内容用多媒体动画的形式呈现,创设一种声、色、形有机结合的教学情境,集感知、想象、领悟、表达于一体,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创造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1、在这个故事中,有那些地方不理解,请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学习。

    2、课文中陶罐和铁罐的表现有那些不同点?

    A、学生边看图片边用笔画出有关语句。

    b、学生四人一组交流讨论,互相补充。

    c、全班进行交流

    不同点之一:

    铁罐很傲慢,而陶罐很谦虚。

    不同点之二:

    铁罐常常奚落陶罐,而陶罐很想和铁罐和睦相处。

    不同点之三:

    王朝覆灭了,宫殿倒塌了,两个罐子的命运都不一样。

    ① 许多年过去了,人们在厚厚的堆积物里发现了

    陶罐,人们看见陶罐后,心情如何呢?

    ②陶罐对人们又说了些什么呢?

    ③人们为什么没有发现铁罐呢?它到哪里去了?

    ④想象一下,假如铁罐听到陶罐对人们说的话,它会怎么想呢?

    四、精读课文、读出感情

    1、小组内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2、请一个小组汇报朗读,其他同学注意倾听,看他们是否读出了陶罐和铁罐不同的特点。

    3、结合学生朗读,进行评议,点拨理解。

    a、 你觉得铁罐和陶罐分别都象是个什么样的人?(找出表现他们神态和动作的词句读一读。)

    b、 教师引导领悟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同时理解“奚落、谦虚、懦弱、轻蔑”等词语。

    4、小组在次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

    五、议中感悟(播放陶罐和铁罐的结局课件)

    教师讲解:是呀,许多年代过去了,铁罐子和陶罐被覆盖了厚厚的尘土,铁罐虽然结识,但因为时间久了,被氧化了,如今已是荡然无存了,而陶罐却依然光洁、朴素、美观。

    1、陶罐和铁罐,你喜欢谁呢?为什么?

    2、从陶罐和铁罐不同的表现以及最后不同的结局,你得到什么启发?

    3、拓展延伸,联系生活中的事情。知道实践,做个谦虚,不骄傲,汲取别人长处的孩子。

    教学反思: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究,使学生获取探究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在这一教学中,我重新调整自己的角色和行为,从学生的学习角度上去设计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去获取知识,使学生最终通过自己的朗读、思考和感悟,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足是这堂课有的同学读书不充分,抽读时读的很吃力,针对这一情况,利用阅读的时间再多读几遍,达到巩固的目的。

    板书设计:

    陶罐和铁罐

    铁罐 骄傲 无影无踪

    多年以后

    陶罐 谦虚 光洁 朴素 美观

    篇3

    一、激情引趣、点明学法

    1、出示陶罐和铁罐的图片,让学生观看。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揭示学法,学生可采用自悟、同座、小组合作学习。

    二、读中感知、层层递进

    《大纲》明确要求“从一年级起,就应该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因此,我实施了分布教学法:

    1、读:指导学生自由读准每一个字音,对于直呼困

    难的多拼读几遍。

    2、反馈读:通过指名、开火车等形式检查、反馈、

    引导学生自评、互评,逐步做到不丢字、不添字、不错字,不重复、不读破句子。

    3、了解读:图文并茂,读思结合,感知课文的基本

    内容,学会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三、借助电教质疑解疑,生动鲜活的画面激发学生学

    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因此,我将课文内容用多媒体动画的形式呈现,创设一种声、色、形有机结合的教学情境,集感知、想象、领悟、表达于一体,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创造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1、在这个故事中,有那些地方不理解,请提出来,

    大家一起讨论学习。

    2、课文中陶罐和铁罐的表现有那些不同点?

    A、学生边看图片边用笔画出有关语句。

    b、学生四人一组交流讨论,互相补充。

    c、全班进行交流

    不同点之一:

    铁罐很傲慢,而陶罐很谦虚。

    不同点之二:

    铁罐常常奚落陶罐,而陶罐很想和铁罐和睦相处。

    不同点之三:

    王朝覆灭了,宫殿倒塌了,两个罐子的命运都不一样。

    ①许多年过去了,人们在厚厚的堆积物里发现了陶罐,人们看见陶罐后,心情如何呢?

    ②陶罐对人们又说了些什么呢?

    ③人们为什么没有发现铁罐呢?它到哪里去了?

    ④想象一下,假如铁罐听到陶罐对人们说的话,它会怎么想呢?

    四、精读课文、读出感情

    1、小组内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2、请一个小组汇报朗读,其他同学注意倾听,看他们是否读出了陶罐和铁罐不同的特点。

    3、结合学生朗读,进行评议,点拨理解。

    a、你觉得铁罐和陶罐分别都象是个什么样的人?「找出表现他们神态和动作的词句读一读。」

    b、教师引导领悟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同时理解“奚落、谦虚、懦弱、轻蔑”等词语。

    4、小组在次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

    五、议中感悟、知道实践

    议论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主要途径。议论出见解,才能不断开拓思维,提高认识,最终运用于实践。针对这篇课文,我设计讨论话题如下:

    1、陶罐和铁罐,你喜欢谁呢?为什么?

    2、从陶罐和铁罐不同的表现以及最后不同的结局,你得到什么启发?

    3、拓展延伸,联系生活中的事情。知道实践,做个谦虚,不骄傲,汲取别人长处的孩子。

    六、注意观察、认真书写

    1、出示6个生字,并认读。

    2、学生指出难写的字。

    3、师范写难字,生指出不足点,师改正。

    4、学生练写,同桌互评。

    篇4

    教学目的

    ⒈认识6个生字,分角色朗读课文。

    ⒉阅读课文,能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自读课文能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难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教具准备

    陶罐和铁罐的头饰 课件

    课时安排 教学设计精品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读读

    ⒈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⒉再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画画

    ⒈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把陶罐和铁罐画下来。(分组进行)

    ⒉展示学生的作品。

    ⒊提问:你为什么要这样画,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出来的?

    过渡:同学们画得真好,能不能来演一演当时的.情景呢?

    四、演演

    ⒈找出描写陶罐和铁罐语言的句子,并指导朗读。

    ⒉学生选定自己乐于表演的角色,按课文所描述的“人物”的语言,表情进行表演。(学生分小组演练)

    ⒊组织汇报表演,师生共同评议。

    五、说说

    ⒈故事最后的结局怎样?

    ⒉从陶罐和铁罐不同的表现以及最后不同的结局,你觉得铁罐错在哪里?有什么启示?

    六、总结

    同学们,我们从这则寓言明白任何事物总有长处,也有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和短处,全面看待事物或问题,不能用自己的长处比别人的短处,更不能因此而骄傲自满,要学会看事物一分为二。

    七、作业

    重新编一个发生在陶罐和铁罐之间的故事。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基本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思想教育:相互尊重对方特长、和睦共事。

    教学重点

    (一)理解课文内容,学会全面地看问题,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二)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使学生懂得,要学会全面地看问题,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教学准备:有关图片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概内容,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给课文分段。

    1.小声读全文:

    本文是一则寓言故事,这则寓言说的是陶罐和铁罐之间的一件什么事?

    让学生认真地读,边读边思考,只要搞清楚写的是件什么事,那么对分段就有所启示。并且也培养学生的口头表

    达能力。

    2.指名汇报。

    本文写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看不起陶罐,经常奚落陶罐,埋在地下多年之后,陶罐仍然光洁如新,而铁罐却氧

    化不存在了。

    3.分段。

    课文哪部分是写铁罐经常奚落陶罐?哪部分是写两个罐埋在地下之后的情况呢?

    (四)细读课文。

    1.细读第一段。

    (1)提示:

    ①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

    ②它为什么看不起陶罐?

    ③陶罐的态度是怎样的?

    要求带着以上三个思考题,细读第一段,联系上下文理解每句话的意思,把你理解到的,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2)同学之间互相读课文,读自己的理解。

    (3)指名读。

    在汇报过程中,要指名学生朗读,要读出铁罐那种傲慢,不讲理的语气,读出陶罐那种自尊、善良、和蔼的语气。

    老师适当范读。

    本课是阅读课文,内容容易理解,要让学生自己去悟,只要读出了语气,说明就已经读懂了。

    (4)归纳段落大意:

    根据前两课总结的方法:

    写人的文章,用“谁,干什么,怎么样”的句式归纳段意。

    写事的文章,用“谁,干什么”的句式来归纳段意。本文是寓言,把铁罐和陶罐拟人化。

    本段段意是:

    铁罐看不起陶罐,并且经常奚落陶罐。

    2.细读第二段:

    想:多少年之后(当铁罐和陶罐埋在地下)两个罐发生什么变化?

    (1)用以上学习第一段的方法学习这段。

    (2)出示句子:“谢谢你们!”……“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请你们把它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够受了。”

    从这句话看出什么?

    虽然铁罐看不起陶罐,并且还经常奚落陶罐,但是陶罐不和铁罐计较,它很善良,对铁罐很友好。我们要向陶罐

    学习,宽厚待人。

    (3)归纳第二段的段意。

    让学生自己归纳,小组汇报,最后指名回答。段意:许多年过去了,埋在地下的陶罐完好如初,而铁罐却氧化不

    存在了。

    (五)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想: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利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加

    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读出两种罐的不同语气。

    (六)讨论寓意。

    1.自己默读全文,想想寓意。

    2.小组讨论寓意,即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3.指名汇报。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每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七)学习了这课你有什么体会。

    可以结合自己和周围的人和事谈体会。

    【板书设计】

    3 陶罐和铁罐

    古代 现代

    陶罐 易岁————永久

    铁罐 坚硬————氧化

    课后小记:

    篇6

    《陶罐和铁罐》是人教版第五册的的课文,故事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为了充分体现出教学主体性,优化课堂结构,我设计并尝试了以下教学:

    教学目标:

    1、识“陶、懦”等几个生字。会写“陶、谦”等6个生字。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

    3、文寓意: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教学重点:

    指导朗读,理解重点词句。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寓意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点明学法

    1、出示陶罐和铁罐的图片,让学生观看。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揭示学法,学生可采用自悟、同座、小组合作学

    习。

    二、读中感知、层层递进

    《大纲》明确要求“从一年级起,就应该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因此,我实施了分布教学法:

    1、读:指导学生自由读准每一个字音,对于直呼困难的多拼读几遍。

    2、反馈读:通过指名、开火车等形式检查、反馈、引导学生自评、互评,逐步做到不丢字、不添字、不错字,不重复、不读破句子。

    3、了解读:图文并茂,读思结合,感知课文的基本内容,学会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三、借助电教质疑解疑,生动鲜活的画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因此,我将课文内容用多媒体动画的形式呈现,创设一种声、色、形有机结合的教学情境,集感知、想象、领悟、表达于一体,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创造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1、在这个故事中,有那些地方不理解,请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学习。

    2、课文中陶罐和铁罐的表现有那些不同点?

    A、学生边看图片边用笔画出有关语句。

    b、学生四人一组交流讨论,互相补充。

    c、全班进行交流

    不同点之一:

    铁罐很傲慢,而陶罐很谦虚。

    不同点之二:

    铁罐常常奚落陶罐,而陶罐很想和铁罐和睦相处。

    不同点之三:

    王朝覆灭了,宫殿倒塌了,两个罐子的命运都不一样。

    ① 许多年过去了,人们在厚厚的堆积物里发现了

    陶罐,人们看见陶罐后,心情如何呢?

    ②陶罐对人们又说了些什么呢?

    ③人们为什么没有发现铁罐呢?它到哪里去了?

    ④想象一下,假如铁罐听到陶罐对人们说的话,它会怎么想呢?

    四、精读课文、读出感情

    1、小组内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2、请一个小组汇报朗读,其他同学注意倾听,看他们是否读出了陶罐和铁罐不同的特点。

    3、结合学生朗读,进行评议,点拨理解。

    a、你觉得铁罐和陶罐分别都象是个什么样的人?「找出表现他们神态和动作的词句读一读。」

    b、教师引导领悟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同时理解“奚落、谦虚、懦弱、轻蔑”等词语。

    4、小组在次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

    五、议中感悟、知道实践

    议论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主要途径。议论出见解,才能不断开拓思维,提高认识,最终运用于实践。针对这篇课文,我设计讨论话题如下:

    1、陶罐和铁罐,你喜欢谁呢?为什么?

    2、从陶罐和铁罐不同的表现以及最后不同的结局,你得到什么启发?

    3、拓展延伸,联系生活中的事情。知道实践,做个谦虚,不骄傲,汲取别人长处的孩子。

    六、注意观察、认真书写

    1、出示6个生字,并认读。

    2、学生指出难写的字。

    3、师范写难字,生指出不足点,师改正。

    4、学生练写,同桌互评。

    篇7

    学习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奚落谦虚傲慢懦弱轻蔑等词语。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4.抄写表现陶罐和铁罐神态与动作的词句,积累词语。

    教学重点:指导朗读,理解重点词句。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寓意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认识“陶、懦”等几个生字,会写“陶、谦”等6个生字。了解课文大意。

    2.学习课文1—9自然段,体会铁罐的骄傲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

    3.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9自然段,学会从不同的语言体会不同角色的人物情感,知道不能用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去比。

    教学重点:

    指导朗读,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教学难点:

    有感情朗读课文2-9节,理解课文讲的道理,不能用自己的长处去和别人的短处比。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寓言故事,故事有2个主人公,一个叫“陶罐”,跟老师一起写「分析陶的写法」,另外一个叫“铁罐”,(出示课题)

    2.读题,

    师:谁来读题?(读题)

    3.质疑:你有什么问题:陶罐和铁罐之间到底发生了一个什么故事呢?下面让我们去读读课文。

    要求:

    1.努力把生字词读正确,努力把课文读通读顺。

    2.读完以后想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并能用这个句式试着说一说:

    这个故事讲了许多年以前,许多年过去了,陶罐,铁罐。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整体感知

    1.生自由读课文。

    2.学习生字、新词。

    出示带拼音的词语:陶罐御厨奚落懦弱

    轻蔑争辩恼怒羞耻

    流逝宫殿掘开 朴素

    和睦相处相提并论

    小老师带读,正音,齐读。去掉拼音开火车读,齐读,提示“和睦相处”是多音字。

    说说你读懂了哪个词语表现人物的神态?(懦弱、轻蔑、恼怒、羞耻)并适当理解。

    3.生字词语都认识了,再来读读难读的句子。

    4.那你能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出示:这个故事讲了许多年以前,许多年过去了,陶罐,铁罐。

    指名说。

    追问,铁罐哪里去了?

    补充小资料袋:关于铁罐氧化作用的科学道理。

    铁的化学性质很活泼,铁罐遇到空气中的氧和水中的氧会生锈。年代久远,铁罐层层氧化直到完全氧化,变成了粉末。

    5.整体感知

    请你观察人物的表神态,说说故事中的2个主人公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是的,故事一开头就写出了铁罐的骄傲,出示第一自然段,齐读。

    这段中的哪个词让你感受到铁罐非常骄傲?(骄傲、奚落)

    奚落是什么意思?我们往下读读看——

    6.认真默读2~9自然段,

    用“——”划出铁罐奚落陶罐的话。用“~~”划出陶罐回答的话。

    三、学习课文2——9自然段

    1.抓住人物“神态语气”体会,以读代讲,以读促讲

    师:首先我们来看这部分对话。

    出示第一部分对话:1-6自然段

    ○第一次练读(直接读对话)

    ①同桌分别挑选一个角色,自由练习该怎么读。

    指名分角色读,评价。

    ②注意神态的词语就能把句子读好。那铁罐和陶罐在说话时的神态和语气到底是怎么样的呢?找出第一次对话时描写神态的词语。

    你看看陶罐说的这句话,你从哪里能感受到他很谦虚?(称呼上)

    再看看铁罐对他的称呼呢?(真是太骄傲了,没礼貌)

    ③再请一组对话。

    问1:铁罐,你为什么这么傲慢啊?

    问2:陶罐,听了铁罐的傲慢的语气,你没有生气,反而很谦虚,又是为什么呢?

    「引导学生讲出铁罐的坚硬和陶罐的易碎的特点。」

    ④你还找到了铁罐说话时的哪些神态和语气?

    (更加轻蔑)轻蔑是怎样的,你能来做个动作吗?谁来用更加轻蔑的神气读读铁罐说的这句话?(指名几个同学读句子)

    (恼怒)恼怒就是说他(很生气了,越来越骄傲)铁罐为什么会越来越生气呢?(因为陶罐在争辩)

    ⑤陶罐要争辩些什么?出示句子(他不是懦弱……)这个省略号表示什么?(陶罐还想继续说下去)会说些什么呢?(自己读读,想想——指名说)但是铁罐容许他争辩吗?(不)哪里看出来的?(铁罐打断他说的话)所以这里朗读的时候要注意,读的快一点,硬一点。

    ⑥再指名2人来读这两句对话

    简单的辞职报告请批准

    ○第2次推荐读(直接读对话)

    (1)再同桌分角色练读,要读出铁罐和陶罐不同的神态和语气,你还可以加上一些眼神和动作。

    (2)推荐分角色读

    师:同学们来推荐一位同学读铁罐,一位同学读陶罐。到台上来读,表演读,其他同学同样要听仔细,一会来点评。

    (3)评价(估计读的好)如果读的不好,老师范读

    ○第3次展示读(直接读对话)

    师:下面1、2大组做铁罐,3、4大组女生做陶罐,分角色来读这部分对话。

    2.想象神态朗读

    出示余下的对话:7-9自然段。

    (1)师:这部分对话又该怎么读呢?这里并没有写出陶罐和铁罐的神态,你能不能想象一下陶罐和铁罐当时说话的神态吗?

    出示:“陶罐()地说”(心平气和、温和、平静、好言好语等)

    “铁罐()地说”(歇斯底里、怒不可遏、暴跳如雷等)

    在书本上写写,读读

    (2)指名同学分别说说铁罐和陶罐的神态,说好后读一读。

    (3)同桌两人,也分别加上神态,再来练习一遍。

    问1:铁罐,为什么你越来越生气了?

    问2:陶罐,你为什么总是心平气和呢?难道你真的很懦弱吗?最后为什么又不再理会铁罐了呢?

    3.全部对话练读

    4.整体感悟

    师:刚才大家从铁罐和陶罐的对话中读懂并体会了铁罐的骄傲和陶罐的谦虚,

    铁罐的态度一次比一次傲慢,一次比一次狂妄,而陶罐却始终是那么心平气和地在和它讲道理。

    5.师:为什么铁罐一次比一次傲慢?

    骄傲的铁罐自以为很坚硬,总拿自己的长处去和陶罐的短处比,总觉得自己很了不起。

    板书:坚硬

    是的,陶罐的确不坚硬,容易碎,板书:易碎。

    但是陶罐面对铁罐的奚落,他惧怕了吗?

    指导书写:谦虚。

    四、存疑结束

    师:同学们,骄傲的铁罐一直拿自己的长处去奚落陶罐的短处,那故事最后的结局又将带给我们哪些更深的思考呢?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板书预设:

    27陶罐和铁罐

    (无价之宝)陶罐——谦虚,友爱,善良

    (无踪无影)铁罐——骄傲,自大,傲慢无理

    第2课时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陶罐和铁罐》,知道了国王的御厨里有两个罐子,一只是陶罐,另一只是铁罐,铁罐仗着自己坚硬,常常傲慢地奚落陶罐。若干年后,陶罐从废墟里挖出来依旧精美,成了无价之宝,而铁罐却被氧化得无影无踪了。(板书:无价之宝无影无踪)

    男女生分角色朗读课文1-9自然段。

    二、学习10——17自然段。

    铁罐自以为坚硬,(板书:坚硬),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陶罐,陶罐很容易碎(板书:易碎),二者就发生了争吵,最后以不欢告终,随着时间的变化,故事又有什么变化,让我们来继续学习课文。

    1.课件显示第10自然段,齐读后点红“流逝”,学生利用近义词来理解。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句子来理解。许多年过去了,陶罐和铁罐发生了什么变化?当人们发现陶罐时是什么样子的?而铁罐呢?

    请快速默读课文11-17自然段,找出有关的内容。出示14、17段,分别齐读。 (引导学生抓住“光洁、朴素、美观、很有价值”“影子也没见到”等词语朗读理解。)

    2.陶罐依旧和以前一样光亮、朴素、美观。铁罐被氧化消失得无影无踪。

    陶罐和铁罐,你喜欢谁呢?为什么?

    当年被铁罐奚落的陶罐,如今却成了很有价值的文物被人们永久的保存下来,(板书:永久)。而当年狂妄自大的铁罐却被氧化消失得无影无踪(板书:氧化)。当初铁罐有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结果呢?

    3.从陶罐和铁罐不同的表现以及最后不同的结局,你得到什么启发?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每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4.拓展延伸,联系生活中的事情。(知道实践,做个谦虚,不骄傲,汲取别人长处的孩子。)

    三、作业:

    其实,像陶罐和铁罐这样的故事我们以前在课内课外都读到过,比如《小柳树和小枣树》、《骆驼和羊》,老师还重新编了一个陶罐和铁罐的故事,想读吗?咱们自己也能编一个这样的童话故事。

    板书预设:

    陶罐←———→铁罐

    ↓↓

    易碎坚硬

    ↓↓

    永久氧化

    ↓↓

    无价之宝无影无踪

    篇8

    教学目标

    (一)理解课文内容,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要正视自己的短处。

    (二)学习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三)练习归纳段意。

    (四)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一)理解课文内容,学会全面地看问题,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二)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使学生懂得,要学会全面地看问题,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并且,联系上下文理解其意思。

    本课生字较多,要引导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用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生字,新词的意思。

    (二)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检查学生自学生字情况。

    1.出示卡片,让学生读生字、新词。

    2.采取一字多组词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因为把字放在词中易理解。

    逝(流逝)(逝世)(去逝)

    耻(羞耻)(可耻)(不耻下问)

    3.让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出示词语解释帮助学生理解其义。

    奚落——用尖刻的话数落别人的短处,使人难堪。

    谦虚——虚心,不自满,肯接受别人的批评。

    懦弱——软弱无能,不坚强。

    羞耻——不光彩,不体面。

    理会——理睬。

    轻蔑——轻视,不放在眼里。

    以上词语如果有同学提出来,就出示出来,如果学生不提,就不必出示。

    (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给课文分段。

    1.小声读全文:

    本文是一则寓言故事,这则寓言说的是陶罐和铁罐之间的一件什么事?

    让学生认真地读,边读边思考,只要搞清楚写的是件什么事,那末对分段就有所启示。并且也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指名汇报。

    本文写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看不起陶罐,经常奚落陶罐,埋在地下多年之后,陶罐仍然光洁如新,而铁罐却氧化不存在了。

    3.分段。

    课文哪部分是写铁罐经常奚落陶罐?哪部分是写两个罐埋在地下之后的情况呢?

    请给课文分成两段。

    (1)学生默读分段。

    (2)汇报分段情况。

    (四)细读课文。

    1.细读第一段。

    (1)提示:

    ①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

    ②它为什么看不起陶罐?

    ③陶罐的态度是怎样的?

    要求带着以上三个思考题,细读第一段,联系上下文理解每句话的意思,把你理解到的,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2)同学之间互相读课文,读自己的理解。

    (3)指名读。

    在汇报过程中,要指名学生朗读,要读出铁罐那种傲慢,不讲理的语气,读出陶罐那种自尊、善良、和蔼的语气。老师适当范读。

    本课是阅读课文,内容容易理解,要让学生自己去悟,只要读出了语气,说明就已经读懂了。

    (4)归纳段落大意:

    根据前两课总结的方法:

    写人的文章,用“谁,干什么,怎么样”的句式归纳段意。

    写事的文章,用“谁,干什么”的句式来归纳段意。本文是寓言,把铁罐和陶罐拟人化。

    本段段意是:

    铁罐看不起陶罐,并且经常奚落陶罐。

    2.细读第二段:

    想:多少年之后(当铁罐和陶罐埋在地下)两个罐发生什么变化?

    (1)用以上学习第一段的方法学习这段。

    (2)出示句子:“谢谢你们!”……“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请你们把它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够受了。”

    从这句话看出什么?

    虽然铁罐看不起陶罐,并且还经常奚落陶罐,但是陶罐不和铁罐计较,它很善良,对铁罐很友好。我们要向陶罐学习,宽厚待人。

    (3)归纳第二段的段意。

    让学生自己归纳,小组汇报,最后指名回答。段意:许多年过去了,埋在地下的陶罐完好如初,而铁罐却氧化不存在了。

    (五)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想: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利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读出两种罐的不同语气。

    (六)讨论寓意。

    1.自己默读全文,想想寓意。

    2.小组讨论寓意,即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3.指名汇报。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每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七)学习了这课你有什么体会。

    可以结合自己和周围的人和事谈体会。

    篇9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要正视自已的短处。

    2.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寓意。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

    教师事先板书题目:陶罐和铁罐。

    教师指板书说:“这节课,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请同学读课题,想想:讲的是谁和谁的故事?”(讲的是陶罐和铁罐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认识注音的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教师出示词卡,学生认读生字。

    御厨骄傲奚落谦虚懦弱轻蔑恼怒和睦

    相处吵羞耻流逝覆灭渣滓掘开哟

    朴素氧化

    3.就文中有的学过的字的读音反复读。

    傲慢争辩盛东西相提并论倒塌遗落荒凉

    惊讶价值兴奋立即

    4.读准下列多音字,并组词:

    5.学生再读课文,读准字音。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同学们默读课文,看看课文从哪儿到哪儿写铁罐奚落

    陶罐的?(学生读后答道:从开始到“陶罐不再理会铁罐”。)又有哪几小段写许多年过去了,埋在地下的陶罐完好如初,而铁罐不复存在了?(从“时间在流逝”到完。)所以这篇课文可分两段,哪两段?(学生再说一遍,加深印象。)

    2.学生读第一段,想: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只思考不回答)①学生读第一段,用“~”划出铁罐奚落陶罐的语言。(学生答教师板书)“敢碰吗?”这是铁罐怎样说的?(傲慢地说)什么是“傲

    慢”?(骄傲自大,看不起别人。)这说明铁罐在向陶罐挑衅。

    教师指导读这句,读出傲慢的语气。

    问:铁罐见陶罐不敢碰它,更加骄傲自大,它又说什么了?什么是“懦弱”?(软弱无能,不坚强。)这时它是怎样说的?(轻蔑地说)什么叫“轻蔑”?(轻视,小看,不放在眼里。)

    学生有语气地读这句。读出它自高自大来。

    教师问:当陶罐与它争辩时,它又说了什么?什么叫“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来看待。)为什么铁罐说陶罐不能与它相提并论?铁罐还说总有一天要把陶罐碰成碎片,你们说铁罐怎样?(傲慢自大,无理取闹、蛮横无理。)

    教师指导学生读铁罐的话,读出它的恼羞成怒,蛮横无理来。

    教师说:铁罐不仅自高自大,看不起陶罐,而且还觉得和陶罐在一起感到羞耻,哪儿写着呢?请读一读(学生读)什么叫“羞耻”?(不光彩,不体面。)

    学生有感情地读这段话。

    ②同学们看板书回答:铁罐是怎样一次又一次奚落陶罐的?

    3.对于铁罐的一次次奚落,陶罐又表现如何呢?

    ①学生读陶罐的话,回答,教师板书。

    “谦虚”什么意思?(虚心,不自满,肯接受批评。)在文中找出它的反义词。(骄傲)

    读陶罐的第一次对话,读出谦虚的语气。

    面对铁罐的轻蔑,陶罐说什么了?争辩说明了什么?(说明陶罐不服气,申诉自己的理由。)读陶罐的话。提问:“陶罐的话说完了吗?那么,它还想说什么呢?”(学生发散思维想象回答。)

    对于铁罐的蛮横无理,陶罐仍很耐心,它说什么了?读“何必这样说呢?”这句话换个说法,但意思不变,应怎样说?(不必这样说)学生比较这两句,哪句最能表达感情?(第1句)这句是反问句,起加强语气的作用。学生再读反问句。

    ②学生看板书回答:陶罐面对铁罐的奚落、无理是怎么说的?

    4.学生讨论:铁罐看不起陶罐,对吗?为什么?教师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5.教师提问:许多年过去了,陶罐和铁罐发生了什么变化?(陶罐和当年一样光洁、朴素、美观,而铁罐却被氧化,早已无影无踪了。)

    6.当人们把陶罐从土里掘出来时,它的心情怎样?(兴奋)它说什么了?从它的话里你觉得陶罐怎样?(很懂理知礼,并对铁罐很友好。)

    四、前后对比,揭示寓意

    1.学生看板书总结全文。

    2.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要学会全面地看问题,对别人要知礼懂理,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要正视自己的短处。

    3.学生说寓意。

    五、分角色朗读课文

    六、布置作业

    给父母讲这个小寓言故事。

    陶罐和铁罐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2、联系已学课文和生活经验加深对寓言的理解。

    3、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课时划分:一课时

    教具准备:陶罐和铁罐各一个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大家看一看,老师讲台上摆的是什么?板书(陶罐和铁罐)

    2、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一学在这两个罐子之间发生的故事。

    3、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边听录音,边在每个自然段的前面标上序号。并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生自由发言。

    3、师归纳。

    国王的御厨里有一只陶罐和铁罐,铁罐仗着自己坚硬。常常傲慢地奚落陶罐。若干年后,陶罐从废墟里挖出来依旧精美,而铁罐却被氧化得无影无踪了。

    三、学习1——9自然段了解陶罐与铁罐的性格特点。

    1、听1——9自然段的录音思考:这几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铁罐自命清高,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陶罐。)

    板书:奚落

    2、哪一位同学来说一说“奚落”的意思。

    奚落:用尖刻的话数说别人的短处,使人难堪。

    3、这几个自然段也就是常讲铁罐常常用尖刻的话数说陶罐的短处。

    4、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思考:

    ①陶罐的短处是什么?铁罐又是凭什么来奚落陶罐的?

    ②铁罐用了哪些尖刻的话数说陶罐的短处(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

    ③面对铁罐的奚落,陶罐又是怎样回答的呢?

    请同学们边读就边把有关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

    5、生回答老师的问题

    6、小黑板出示对话,体会各自态度。

    ①“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陶罐一开口就是“你敢碰我吗?”它的意思就是陶罐敢不敢碰它,<不敢>。它根本就没有把陶罐放在眼里,它称呼陶罐“陶罐子”直呼其名,说明它有没有礼貌?<没有>。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一个能够体现铁罐态度的词来。<傲慢>。面对铁罐的傲慢无理,陶罐又是怎样回答的呢?“不敢,铁罐兄弟”。陶罐有没有生气?<没有>。它不但没有生气,还很礼貌地称呼它为兄弟,并承认自己不敢碰它,说明陶罐怎么样?<很谦虚>。

    ②请同学们自学后面的句子,看看这些句子体现了陶罐和铁罐怎样的态度?铁罐:傲慢、狂妄陶罐:谦虚、忍让、不骄傲不自卑

    ③请同学们看到书101页的插图,

    教案《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陶罐和铁罐》教案一》!

    看一看,哪个罐子是陶罐,哪个是铁罐,为什么呢?

    7、指导朗读1——9自然段。

    ①通过1——9片段段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陶罐和铁罐不同的性格特点,铁罐的傲慢、狂妄,陶罐的谦虚、忍让、不骄傲不自卑。我们就来分角色把1——9自然段读一读。

    ②注意:读的时候要读出铁罐的傲慢、狂妄,读出陶罐的谦虚。

    ③分角色朗读:男生读铁罐说的话,女生读陶罐说的话。叙述的语句就由老师朗读。

    陶罐和铁罐的故事教案

    ④请两位同学把刚才读的内容演一演。

    四、总结1——9段、学习10——17自然段。

    铁罐自以为坚硬,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陶罐二者就发生了争吵,最后以不欢告终,随着时间的变化,故事又有什么变化,请大家快速的默读10——17自然段,并思考:

    1、许多年过去了,陶罐是什么样子?铁罐呢?(陶罐依旧和以前一样,光亮朴素、美观。)(铁罐被氧化消失的无影无踪。)

    2、当人们发现陶罐时,人们的态度怎样?为什么呢?(高兴、惊讶)(它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

    当年被铁罐奚落的陶罐,如今却成了很有价值的文物被人们永久的保存下来,(板书:永久)。而当年狂妄自大的铁罐却被氧化消失得无影无踪(板书:氧化)。当初铁罐有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结果呢?

    (没有,因为它只看到自己坚硬的一面,而没有看到易氧化的短处;同样陶罐也只看到自己易碎的一面,而没有正视自己易保存的一面。)

    3、从这则寓言中我们明白了什么道理?联系学生的课文和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

    五、总结课文

    完成小黑板上的练习

    这则寓言采用了手法将陶罐和铁罐人格化,通过人格化的描写,告诉人们看待问题要,任何事物都有和。不能用自己的和别人的比,更不能因此而。

    六、作业:

    把故事讲给弟弟妹妹听,告诉他们看问题要全面,不能用自己的和别人的短处比,更不能因此而骄傲。

    板书设计:

    陶罐 易碎——→永久

    忍让↑↓奚落

    铁罐 坚硬——→氧化

    仁合范文街,一个优质的源码资源平台!
    仁合范文街 » 陶罐和铁罐教案(陶罐和铁罐教案反思)